对于2009年经济的展望,我认为出口和海外需求可能还会大幅度的继续下滑。而对于拉动内需和扩大投资,我们认为政府会在两大方向中寻求出路,第一个是推出更多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甚至是行政政策,但是推出更多的政策将降低财政的收入,这个资源是有限的,当然政府推政策,拉动经济,立竿见影,而且数额会巨大,但也并不是没有缺陷的。第二个方向是启动私人投资,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个人一直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向私人投资开放,这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我们回忆一下1998年和1999年开放的房地产行业,极大的拉动了我们的内需,还有哪些行业适合对私人投资开放,即使开放了,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负面因素会降到比较低呢?所以我们认为2009年,政府会在开放私人投资和推出更多的政策方面,寻找平衡点,在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间,这无疑是一个平衡利弊,看准时机,适时推出的这样一个决策的过程。
如果我们能够远看三年后的话,我认为最后的结论是我们的机遇大于危机,为什么这么讲呢?在这场金融风暴过去之后,中国的经济和海外的经济,我们认为是一个此涨彼消的过程,至于说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超越了,还是追平了,还是我们缩短了差距,我想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这种此涨彼消的趋势是肯定的。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在这次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中间,很多企业感到了痛处,我想这种痛定思痛的过程就是企业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创新的过程。
下面我们说企业创新的前提条件,企业创新在我们的研究里面只有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他就一定走上创新这条路,你不用鼓舞他,甚至不用给他什么特殊的政策,我们来看是哪两个条件会导致一个企业不顾一切的创新呢?第一,就是充分+残酷的市场竞争,没有这个条件,企业不会创新。第二,是这个企业他不可能获得垄断资源,那他就只有上创新这条路了。这两个条件如果同时具备,这个企业就会创新,这是我们研究企业创新的前提条件。我们研究了20几个条件,发现只有这两个条件的正相关系数非常高,其他的相关系数非常的低,有非常大的区别。
一个企业也不能一次创新,我说的创新当然不仅仅限于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资本运作的创新等等,我说的企业创新是一个多方位的创新。
那什么才是可以让全社会的企业持续创新的引爆点呢?我们在对35个因素作了分析以后,发现这个引爆点的估值和正相关性非常高,其他的全部占这个正相关性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是长贷规模。一个企业在具有了前面上述两个条件之后,他能不能引爆批量性的创新,最大的一个正相关的东西就是长贷的规模,我在这里说的长贷的规模是借用了银行长期贷款的概念,当然不仅仅是指银行的长期贷款,是指广义上的长贷规模。我们看美国的公司,他在小的时候有天使基金和VC给他,就是长贷,他再长到一定大的时候,快上市了,这个时候PE又进来了,PE也是这个公司的长贷,等他上市以后,银行的长期贷款,甚至是战略合作伙伴,战略投资等等,一路都有一个长贷来陪伴他,所以他可以规模化创新,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来以一个技术创新举一个例子,如果研祥开发一个新产品,是别人没有的,我从开发到投产,再到教育市场,再把成本收回来,从合理的情况讲,一年时间做不完,最快也要两到三年,可是我的贷款是一年期的,每年都要还,如果这个外部条件加进来,我企业就不可能创新,而是要多做一些贸易性质的业务,比如说三来一补,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的企业做三来一补,那么多的企业愿意做贸易,这跟他们拿到的短贷有关系,而且民营企业拿到的短贷都没有把握说第二年以旧还新还是以新还旧,如果他拿到的是三年期以上的长贷,那么他的做法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如果我销售市场上没有的东西,我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不用政府来教育。所以我们认为长贷规模正是企业创新的引爆点。
那么说调结构也好,提高GDP的质量也好,都跟自主创新正相关,跟自主创新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正相关。我们认为政府如果引爆自主创新的这样一个着力点,在分析清楚以后,如果能够果断的对症下药,我们一直认为政府对经济的推动一定是四两拨千斤的,而不是面面俱到。如果存在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点,或者说存在一个引爆点的话,我们认为正是长贷规模,当然这需要有制度性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