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为三进院落,青砖围墙,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山门、天王殿 楞严禅寺、大雄宝殿、藏经楼南北一线排在寺院中轴线上,两侧有钟鼓二楼和东西配殿。山门为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左右各有一耳门。越过山门便是一进院落,钟鼓二楼坐落于院前东、西两侧。钟、鼓楼皆为歇山双层飞檐楼阁式。钟楼正梁悬吊一兽首环铸铁大钟,重约二吨,钟上铸有“营口楞严禅寺”铭文。建在高一米余花岗岩条石台基上的天王殿,大殿前后有廊,后廊有一明间。殿内原来雕有勒佛一尊,其后有韦驮站像,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塑像造形生动。二进院落的正殿——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正脊、两侧为游龙戏珠浮雕塑,正中为塔式火珠,小塔正中,明镜高悬,银光灿灿。原殿内正中雕释迦牟尼佛像,右为东方药师佛,左为西方阿弥陀佛。两侧则是樟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大佛端庄肃穆,罗汉千姿百态。这些木雕像今已不存,现陈列于殿内的是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等铜铸佛像。铜铸十八罗汉是东北地区现存较完整的一组,这些佛像神态不一,栩栩如生,为大雄宝殿增色不少。这里还是一处庙会活动的场所,营口地区至今仍保持赶庙会的习俗,每逢旧历四月十八,远近百里的僧俗人士不计路途遥远,数百上千人会庙内,是时寺内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成了一年当中寺内最兴旺、最热闹的日子。第三进院落正中的藏经楼是寺院内最后部的一座建筑,原楼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为二层硬山券棚抱厦式建筑,楼内设有通风道,阁内干燥,适于存放经书,原藏有哲学、医药、地理等各类书籍和经卷数千册。藏经楼因1975年辽南地震遭受损坏,从1979年开始重建。重建后的藏经楼改为歇山式、大屋顶、四面回廊楼阁。寺院内还有配殿四座立于院落两侧,布局严谨,排列有序,形成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群。
该建筑群的独特之处是各殿均是用磨制的花岗岩条石砌筑台基,用青砖磨砖对缝砌成墙壁,施工极为讲究、精细。
寺内供有西藏佛舍利一粒,倓虚法师舍利五粒,珍藏有《龙藏》、《大藏经》各一部。详情请点击:http://www.tuniu.com/guide/d-yingkou-1915/
远观禅林,但见庙宇崔巍,青堂瓦舍,甚为庄严。近揽禅林,只见钟鼓楼巍,天王殿耸,大雄居尊,藏经殿后。殿内释迦牟尼佛主居中,左为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右为药师琉璃光佛。两侧罗汉,或怒目而视,或喜笑颜开,各具特色,栩栩如生。庙会时节,更引四海五洲香客信徒,诵经之声,不绝于耳,香火缭绕,巍然壮观。寺东一代,广辟花园。园由寺名,寺因园秀。小桥流水,树木琅林,假山巨石,争灵显秀,鲜花奇卉,芳香扑鼻,一年潭水常青,四季绿色不断。人佛一境,天水一色,和偕景色,尽收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