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刻的内涵有时也是可以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揭示的。
如常州恐龙园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高新技术材料以及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不仅揭示了我国龙文化的深刻内涵,而目_开发了旅游新品,使广大旅游者感到新奇、新鲜,有一种新享受、新感觉。泰州是糜鹿故乡。在泰州先人之前,糜鹿是这片上地上最早的主人。《后汉}J·君仔国志》中就有海陵糜鹿“千百成群”的记载;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也有“海陵多糜鹿,千万为群,掘食草根。……民随而种,不耕而获,其利可收百倍”的叙述。由此可见,糜鹿在古海陵地区产生年代久远,群体庞大,生活习性独特,其掘食代耕的功能,客观上帮助了泰州最早的先民,开始由原始的渔牧生活过渡到了农耕生活的新时代。随着历史的变迁,野生糜鹿逐渐稀少。特别是六朝时期,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经济的日益发展,长江下游两岸大面积的荒地被开垦,适宜于糜鹿栖息、繁衍的环境遭到破坏,加之糜鹿本身所具有的药用价值,更加导致生糜的减少。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写道:“通泰盐地,糜食艾生茸入药,故人极力捕猎,以邀善价。”
这说明当时糜鹿遭到人们捕猎和追杀的厄运。明清时期,野生糜鹿已极为罕见。事实上到了明清时代,泰州已无野生糜鹿,糜鹿种群主要以驯养为主,直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皇家将糜鹿圈养于北京南苑的“南海子”内,专供皇帝偶尔骑射狩猎之用。
一九00年,八国联军掳走皇宫鹿苑余鹿,国内灭绝。一九八六年,“海陵糜鹿”的后裔从英国返回故上。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漂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在“保护生态糜鹿回乡”这一重大课题上,中国林业部和国际野生生物基金会达成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海陵糜鹿”的后裔终于在一九八六年从大西洋上的英国,回到了它的故乡—中国江苏省大丰(古海陵属地)糜鹿自然保护区。现在泰州的糜鹿园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泰州博物馆地方史陈列厅,还有一具略呈上红色的糜鹿骨架该骨架出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糜鹿已经在中国绝迹近百年,从英国返乡的糜鹿还没有来到,骨架的出上引起了不小轰动,国内和德国、英国的一些专家纷纷赶来研究。在全国,大多数的糜鹿遗存只有东零西散的残角断骨,而泰州出上的这具糜鹿骨架却十分完整。人们也许可以想象,当年它怎样从古人的围追堵截中逃脱,避免了骨架拆散的命运,却在一次意外中陷入泥沼水泊,窒息而死。微生物的活动化去了它的皮肉,地层压力以及地下矿物质的共同作用使它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化石。
囚泰州可以依靠藏有最完整的糜鹿化石的优势,加之有活的糜鹿园,如果再配以象常州恐龙园那样的高科技的手段,就可以将泰州的糜鹿文化做大做强。总之,泰州的文化产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增加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展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泰州文化产业的总体素质上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