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文化快餐特性,使其往往更易取悦人;网络的便捷性、广泛性亦让网络媒体愈来愈猛。相比之下,大众杂志似乎越来越难办,因为杂志的周期长、内容太杂、文化定位不好把握……
目前,全国性大众杂志如《知音》、《家庭》、《幸福》等彼此形象类似、内容类似、运营模式类似,胶着状态仍在持续;区域性大众杂志如《特别关注》、《新纪实》、《可乐》等,更是处在信息传播时代的边缘,前景不明。
《读者》的发行量虽然大,但它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有些冷漠,互动性差,同时还面临一定的盗版冲击……中国杂志实质还没有一本真正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
在国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待发掘的市场需求无疑是巨大的。而在这一浪潮中,要想顺势打造一份全国有影响的“升级版杂志”,分得最大市场盛宴,理念、资金、技术将成为关键!
在理念层面,升级版杂志亟需借鉴报纸行业的做法,引入报纸的新闻性、新锐的视觉、创新特色,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月刊向半月刊、旬刊、周刊过渡,强化互动性、时效性。同时,创意开展各种深度大型社会活动和广告运动,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升级版杂志在发行上可进行大胆的创新,打破以往媒体的发行模式,先区域试点,像销售三株口服液一样深入千家万户进行推销(即向各家各户发放本期杂志的内容提要)。发行结构上可引入商品营销模式,在全国设立省级销售公司,在地级市设立销售分公司。
在技术层面,可组建优势团队全新打造升级版杂志,整体风格上定位为“像报纸一样的杂志,像杂志一样的报纸”,升级版杂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发行”和“更关注社会生活”的办刊思路。在经营上和国际接轨,在总经理负责的框架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内容的编排和制作,向“中国最新锐的强势主流杂志”推进。
现在,再说说最现实的问题——升级版杂志的资金层面。
我们可以先对升级版杂志第一年的资金投入做个大致预算,第一年采取月刊形式,平均每期印数20万册。
从人员薪资、入市广告推广、办公费用、印刷成本、发行费用等累计来看,第一年基本投入约在2000-2200万之间。
再算一下升级版杂志的收入,第一年广告进账约能达到700-900万;杂志发行销售收入约1000万,第一年基本收入约在1700-1900万之间。
从第二年开始,像半月刊过渡,并增大发行量,提升单位广告盈利水平,整体经营收入将大为提升,并在五年左右维持在一个极佳的盈利水平。
而要实现这种经验和理论上的预算,面临一个“你是否具备前期经营基础”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依托于大型期刊集团,去运作“升级版杂志”的原因。
我们再回头看看国内的期刊经营企业:能维持一定效益的企业,更愿意在自身经验的故纸堆中需求慢慢发展。而那些经营已经出现明显困局的期刊企业,则往往面临体制落后、资金不足的双重困扰。
因而,一方面,可依托目前国内有变革意向的期刊集团为载体,采取引入新鲜血液团队“半独立承包”的方式,进行全新运作。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募集原始股东,寻求社会资金支持。
事在人为。走的最前面的人,往往是最有路的人。后面走的人多了,哪天,反而没了路。(因涉及商业问题,升级版杂志内容架构、具体运营策略等,此处不做更多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