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乃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哲学只是个烂摊子,因为什么样的存在状态都有;哲学就抛弃了人类思想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因为不懂哲学则好像是“非人”的。
哲学,不管作为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所谓的存在状态,总之是描述一种存在的名词。然而,“爱智慧”乃是明显的动宾结构。这样就把哲学当作一种活动(尽管在我看来哲学的确是一种活动),在语义学上是不容许的。我们怎么能够随意肢解词语来为某种预设的结论做论证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哲学即便是“爱智慧”,那么,这种“爱”无论是作为动词还是作为名词意义上的爱,我们都只能感染,而不能教诲。并且,要区分什么是智慧的,什么是不智慧的,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智慧。
爱智慧的人,一定也是智慧的人。这无非就是说明哲学家之不同于常人而已。在这种意义上,爱智慧,和占有智慧,最终的内涵是一致的。
是哲学之寻根究底的本性所在。尽管我们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我们可以讨论哲学不是什么。而哲学“不是什么”的过程,正是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最早,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被发现不是哲学了,因而成为独立的学科,后来,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也发现不是哲学了,因而相继独立出去。哲学研究的范围正在逐渐缩小,但我们却不知道哲学自身到底是什么。这也就是哲学所谓的“玄”。我深信,高贵仅仅表现于存在力图实现自身的上升运动之中,因此,它不能规定自己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