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公司:敢问路在何方? ——《中国产经新闻》访谈
近半年以来,国内民营航空公司事情不断,先是去年底的奥凯航空公司的停航,接着又是东星航空公司的停航及最近的破产重组申请,然后又传出奥凯有可能因债务而二次停飞。人们不禁要问“国内民营航空公司到底怎么了?是否真的存在先天不足?”为此本报结合最近奥凯和东兴两家民营航空公司所出现的问题,专访了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的谢立教授和国内危机管理方面的专家艾学蛟,深度探寻民营航空公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中国产经新闻》:奥凯航空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否属于国内民营企业的通病?
谢立:这个应该不是国内民营企业的通病,是这家公司特有的。这中间涉及到股权结构,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并不是所有的民营公司都这样,而且民营公司和民营公司也不一样,其中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产经新闻》:东星的停飞和奥凯的停飞有何区别和联系?
艾学蛟:两者区别在于东星的停飞主要是因跟武汉市交恶而引起,东星航空主要是蓝世立没有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把事情给做糟了;而奥凯方面主要是内部股东问题引起,地方政府还是很支持的,还是希望他们股东之间化解矛盾,天津市政府希望奥凯把天津机场作为基地,第一个可以增加天津客源,第二可增加航线,第三也增加天津市的影响力,那这是好事啊。但东星航空不一样,尽管武globrand.com汉方面也想增加航线和客源,但是有更好的航空公司也想增加进来,也可借此机会将东星清理出局。
两者联系则表现在缺钱上。所有企业产生危机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上,你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有没有现金了。再一个相同点就是问题都出在董事长身上。
《中国产经新闻》:以后其他民营航空公司遇到类似奥凯和东星的情况的话如何化解危机?
艾学蛟:有些危机是能消除的,有些是根本不能消除的,这跟民营企业家的性格有关系,企业家的性格有时就已经决定了一个是营企业的命运。如果说奥凯和东星有何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问题都出在董事长身上。
《中国产经新闻》:与国有大型行航空公司对比,民营航空公司的优、劣势在哪?
谢立:民营航空公司的优势还是在于它的机制灵活,市场反应都比较快,哪有市场它就可以到哪个地方去。这方面应该是国有大航空公司无法比的。这一优势体现在具体方面就是管理方面,它做决策很快,非常灵活,而像大的公司下面又有分公司和子公司,平常在做一项决策时可能要经过很多道手续才能定夺。等决策下来了,市场也已经发生变化了。不足之处就是不像大公司那么规范。
《中国产经新闻》:在市场方面,民营航空套司应将自己定位为与国有航空公司形成互补关系还是填充关系?
谢立:这主要看它自己的定位,不是说咱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有的民营航空公司就定位做支线,有些公司就做低成本的地区航线,或者二线城市的干线,有些公司一建立起来就想走像国有大公司那样飞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不同的公司定位不一样,并不是说民管航空公司就应该怎么样。当然民营航企还是应该找到大公司忽略的地方,如果找不准就会对它以后的公司经营及将来的市场经营带来很多的困难。
《中国产经新闻》:金融危机是否加速了民营航空公司经营漏洞的暴露?
谢立:实际上有可能,我们知道民营航空实力上比较弱,通常口袋里的钱不多,一般要想度过这一难关肯定得要有一定的基础。大公司毕竟是国有的,国家不可能立刻就让它破产或者不能经营,而小公司就面临这种问题。实际上现在国内市场应该还是不错的,比较差的主要是国际市场,只要民营航空公司成本控制得好,像春秋这样的公司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中国产经新闻》: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民营航空公司应从哪方面寻找机遇?
谢立:我觉得民营航空公司首先应该找准它的市场定位,这个很重要。因为它比较小,不可能跟大公司直接面对面的竞争,如果有大公司的资源是可以和大公司竞争的。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就应避开大公司的长处和强处。找到大公司比较忽略的地方和市场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中国产经新闻》:民营航空公司应从哪方面弥补某些先天不足?
艾学蛟:主要从管理和节约成本方面考虑。我觉得民营航空本身出身草根,就更应该练就一种节俭的方式,这一点上我觉得春秋航空做得最好,春秋董事长很强势,他虽然行使董事长的职责,但他亲自去抓管理,抓每一个营销方面的环节,尤其是开支方面。
《中国产经新闻》:民营航空公司未来路在何方?
艾学蛟:我觉得民营航空公司要么就学春秋航空公司,要么想做大的话就学海航,海航虽然引进了许多外资,但始终没有摆脱政府的领导。事实上海航的发展模式就是国有民营的模式,有点像联想。我要给奥凯支一招的话,最好走国有民营的路,它已经不可能像春秋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