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个系统的逻辑构成,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是如此,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个体更是如此。构成某种文化特征的是主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系统;表达的是主体综合体系的内涵;反映的是主体价值观的趋向及选择。
艺术是文化积淀的表达,任何主体的思想性文化内涵都需要用某种方式来显现,或一组画面,或一组行为,或一组语言,或一组音乐。这些显现出的物质就是一定程度地包含了艺术性,因而,物质的艺术性是文化底蕴的体现。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创新”。
产品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现了这个产品或这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这正是由艺术的创造性——创新性的本质特征渊源而来的。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是基于品牌的企业文化艺术趋向和沉淀所决定的,这首先表现在企业的创造——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上,这里的技术不仅仅指科学技术,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技术,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技术,这既包括了科学层面的技术,如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也包含了创意构思和艺术想象力层面的技术,如新手段、新设计、新结构、新结果。在这里,科学层面的技术物质只是工具和原料而已,要获得崭新的结果,必须以艺术的创造构思为前提。
艺术即生产,艺术生产是泛义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具有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产品生产,以此推理,泛义上的产品生产如果试图具有特殊性,那么,这种产品的生产一定涵盖了一定程度的艺术生产,因而,也就使该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也就具有了特别的艺术特质,随之就形成了品牌,自然,就构成了可持续的竞争力。
低碳艺术,是低碳社会对艺术生产的一个崭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一切以低耗能、低成本、高产出为特征的社会里,艺术创造也需如此遵循这一社会规则。这就要求艺术创造要以创造精品,创造具有保留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产品,创造具有对几年后的人仍有可看性价值的产品,而不是仅仅创造比快餐产品还短暂意义,仅仅博得一笑,转身即忘的垃圾性产品。这不仅是对于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文化艺术的糟蹋,这种产品如同劣质塑料袋一样,会被社会逐渐淘汰的。
将低碳艺术的特质和要求放在企业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的意义上,同样,具有前瞻性和广泛的意义。企业在竞争力的框架设计、内涵意义、市场定义、营销模式及市场接受程度的安排上,都需审慎地确定品牌中艺术性的特质,都需做到既消耗成本少,又富有深刻涵义,又被广泛接受。
随着低碳制度在中国的普遍实施,任何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都必定在其品牌中包含低碳艺术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