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全面爆发,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纷纷陷入困境。汽车产业所受冲击尤为惨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债务重压下寻求破产保护,即使势头最猛的丰田汽车也从盈利转入亏损。在各国政府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政策作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表态之下,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首恶”,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也一下变得灰暗起来。
对于各大汽车厂商来说,另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应该是汽车主体消费市场的变化。2009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单体汽车消费市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领先优势会迅速拉大。中国市场的表现会决定汽车巨头们的升降沉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有了以较低价格将那些世界知名品牌揽入囊中的机会,像原来没有汽车生产经验的四川腾中收购悍马品牌,而一直在中国生产低端汽车品牌的吉利汽车集团竟然也问鼎起世界豪华车品牌沃尔沃。不过质疑声也随之而起。有价值的东西外国人会给我们吗?跨国汽车巨头都管理亏损的企业我们凭什么能够盈利?文化的冲突、高昂的福利、强大的工会以及技术转移上受到的限制,这些问题都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吉利如何解决?并购沃尔沃,这一看起来力量悬殊的婚姻,究竟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吉利的底气来自何方?
只有在中国市场才能咸鱼翻身
很显然,如果沃尔沃从福特转入吉利手中,突出的好处是有机会更好地利用中国这个最大的潜在市场。
沃尔沃是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独步天下,号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可以说在汽车技术的积累和研发实力上并不输于任何一个知名品牌,但从1999年以60多亿美元委身于福特,到现在再次面临出售,沃尔沃其实始终在寻找一个能把先进的技术和设计变现的大市场。
在现有的欧美两大汽车主流市场上,沃尔沃尽管以优秀的内在品质占有一席之地,却终究无法成为主导品牌,市场规模出不来,庞大的研发投入就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可以说,找到一个欣赏自己的大市场,对沃尔沃来说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资源。
在中国市场上,沃尔沃同样是一个后来者,宝马、奔驰、奥迪等作为高端汽车品牌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但这毕竟是一个仍然在高速成长的市场,就像即使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桑塔纳无法阻挡后来者的进攻一样,沃尔沃以及其他的后来者至少还有竞争的机会。某种意义上,也只有中国市场仍然给沃尔沃保留着咸鱼翻身的可能。
市场,是沃尔沃最需要的,其他的问题都应该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解决的办法。
要尊严更要实惠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吉利而不是其他的中国企业呢?尤其是沃尔沃在中国已经有合资企业。
了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汽车作为工业时代的代表产业,政府的产业规划一直希望把它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之中,从开始的“三大三小”,到后来的扶大压小,可以说汽车产业不断被规划着。但现实的发展却是,这一产业一直游离于规划之外,既不像一些轻工产业属于完全的市场竞争状态,但也不像电信、能源产业那样处于国家垄断状态。
吉利汽车就是在产业规划的夹缝和市场普遍的怀疑之中逐渐站稳脚跟的。尽管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有点上不了台面,但正是这种泼皮劲儿,让它在一众正规厂商的压制下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某种意义上,国内几大汽车厂的发展只能说是汽车巨头的产业思维在中国的延续,但是对于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同样受到挤压的沃尔沃来说,其实在遭遇上和吉利是同病相怜的。只不过在挤压之下,沃尔沃仍然坚守着技术的尊严,而吉利也发展出了一种顽强的草根生命力。
从表面的产品定位上看,两个企业似乎有天壤之别,一个高贵,一个平民化,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相通的——有机会以中国市场为媒,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当大家怀疑沃尔沃在奔驰、宝马、奥迪等先入品牌的夹缝中如何生存的时候,在笔者看来,通过和吉利的结合,沃尔沃完全可以摆脱豪门的枷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嫁给福特,名义上好听,但转与吉利,沃尔沃则可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因为吉利更需要沃尔沃。
吉利和沃尔沃之间有更大的互补性。因为吉利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和形象,而沃尔沃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在福特名下,沃尔沃只是众多品牌之一;在吉利旗下,沃尔沃则可以母仪天下,更好地在技术和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
福特给沃尔沃的是日渐萎缩和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吉利则可以带着沃尔沃走向日渐扩大的中国市场。所以,从福特转投吉利,沃尔沃也许会从心理上不好受,但是从实惠的角度,则无疑是沃尔沃的新生。
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日渐密集,但也遭遇了一系列问题,被议论最多的就是文化融合问题。比如,中国人为了工作可以拼命工作,欧洲人却把工作和休息分得很清,不愿意为工作牺牲个人生活。另外,就是解聘员工会面临高昂的补贴费用,甚至有开除不起的说法。比如,TCL在并购汤姆逊、联想在并购IBM PCD业务之后,都因为员工工资和管理费用的高昂,导致亏损。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解,TCL和联想海外亏损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管理问题,不如说是产业问题,TCL和联想在并购之后对业绩影响更大的是产业变局,在产业变局的压力下,所谓的员工工资、管理费用和解聘员工费用才显得突出。
和电子信息产业不同,汽车产业虽然由于能源环境的压力,也处于变革之中,但是和电子信息产业相比,变化的速度要缓慢得多,原有的技术积累不会像信息产业那样很快失效,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在这样的产业节奏下,作出管理调整要相对从容一些。
当然,上面的分析都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并购所带来的优势而言,现实的情况是,沃尔沃高达一百多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却背负着上十亿美元的亏损。而吉利尽管经营状况不错,现在每年的盈利也只有几亿人民币。从规模上,这更像是一出“蛇吞象”的并购,战略上的优势难以掩盖短期的不适应,预计中的中国大市场潜力和技术上的互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竞争力,所以,要让这一看起来不般配的婚姻能够走向圆满,吉利可能有必要在财务上作出更充分的安排,甚至做好一定时期内亏损的准备。面向未来不急不躁,走过沼泽才能终有所成。
原载《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