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影越剧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依依呀呀的听不懂到底唱的什么,好像是露天电影场地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不断的听,竟然逐渐喜欢上了越剧,有了互联网之后,又在网上反复的看了不同年代演员的多个版本,每当看到楼台会一段中,两个年轻人既互相倾慕又无可奈何中的伤心欲绝时,都会不胜唏嘘。据说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周总理以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向世界推介,而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改编为小提琴曲《梁祝》之后,更成为中国原创曲目中的经典。
无论在戏剧中,还是在小提琴曲中,以及我们主流的舆论导向中,都把梁祝悲剧归因于祝英台之父祝员外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以封建家长作风阻挠两个年轻人的真正爱情,当然更进一步延伸,还要怪罪那个没有露面的马太守仗势欺人。但是,我们把这个事件放到实际的情景中去看待,在一个注重男女大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做为一方乡绅的祝员外能够把女儿送去读书,怎么说也应该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家长吧?甚至可以想象,祝英台是一个受到父亲过分宠爱的女孩,可以说除了在婚姻这件事上,以前的祝英台在父亲那里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是在婚姻这个事情上,祝员外固然是希望通过儿女亲家攀上当地的行政长官,当然从出发点上也可以说是为英台未来的幸福,但真正让他坚持祝英台不能嫁给梁山伯的,是因为已经跟马太守家订婚在先,一个员外你可以不把女儿嫁过来,但已经订了婚再退婚,不要说对方还是太守,就是一般的家庭也不好交代吧?至于马太守和马文才,从戏剧中的情节推测,似乎也只是-全球品牌网-媒人介绍,觉得是一门合适的亲事,而不像我们在其他剧情中看到的一个恶少在路上看到漂亮的民女见色起意,强行霸占。甚至办喜事的当天祝英台还要外红里孝,先上坟后拜天地,想想这事儿放到谁家都感觉挺恶心的“我们遭谁惹谁了?”。
但梁祝悲剧就是在这样一个看起来都没错误的情景下发生了,这个悲剧还不只是两个年轻人的死,想想祝员外,就这一个女儿,从小宠爱,反而不但落了埋怨,女儿也死了,恐怕祝太守那里也没法交代,是否还要因此吃官司?而梁山伯家,从剧情推测应该是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庭,孤儿寡母依靠祖产勉强维持小康生活,寡母的唯一希望恐怕就是儿子能够读书出人头地,金榜题名,整个一官半职,这个唯一的希望也泡汤了,而且白发人送黑发人,晚景之凄凉可以想象。马太守家,一场婚事办出了人命,即使没有什么法律责任,至少也是一个很丢人的事情吧?
真正的悲剧就是这样,看起来谁都没有错误,但结果却都是受害者。那么,悲剧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