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婴性早熟事件圣元优博奶粉而处于漩涡之中,这家 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乳业公司未来如何呢?
“漫长的权威发布”与检测过程对饥渴的消费者与焦虑的当事企业都是不公平的。8月7日,东方早报等媒体报道“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家长怀疑系圣元奶粉所致”,8月9日,媒体跟风如雪后春笋。8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已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抽取该品牌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昨天,圣元奶源被质疑。按照贯穿中西方公关关系的理论,危机发生后,呈现14天规律。第1-3天,媒体会集中报道企业出现某种问题。因为管理层还得了解情况和进行判断,此时的企业一般会比较沉默。第4-6天,企业通常会正式发布声明,对事件进行解释,并提出一些措施。如果媒体和公众对于企业在第4-6天提出的方案不满意,则会在接下来的第7-9日,形成一波新的报道高潮,而且是以批评为主。第10-12天,媒体通常报道企业就此事件的转变。第14天起,媒体将被新的故事所吸引。
即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72小时,是处理问题的黄金时间,而卫生部、农业部、湖北质检迟迟没有结论,加上标准的缺失,渴望真相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厂商。当我们看到“被漫长”的历程,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可以看到,卫生部的第一次使信息发布距离东方早报的质疑也超过了72小时,而距离真相的盖子还有几个72小时呢,尚未可知,这是致命的!
产品质量危机对当事企业市场份额对品牌打击向来是沉重的致命的。三类危机(品牌危机、投诉类产生的售后危机、产品质量危机)中,其中产品质量危机足以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市场颠覆。质量,对于消费者来说,永远是最能吸引他们的话题,也永远是他们作出选择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企业对待产品质量危机,须知之前的开拓市场、形成品牌,到今天的稳定而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都不能代表公众和消费者对产品永远的绝对忠诚。消费者作为经济社会的理性人,他们看重的是产品带来的性能和利益。当这些好处与其他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会害及他们的利益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并毫不迟疑地将购买力迅速转到别的同类产品上去,尤其当产品质量可能威胁到生命健康时,这样的转移就更是瞬间完成,并且同样的心理变化也会出现在公众——潜在消费者处。
一方面监管的空白(食品安全的预见性风险评估多头管理的卫生部质检局作了几道题?),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家缺少敬畏之心(只要挣钱的事管他食品还是黄色视频坑害中学生好像没有不敢做的),被市场抛弃并不需要长时间的转换!
趋势难改变以逆转,尽管是上市公司倒闭与被收购只是时间问题。笔者曾提前2年预言了国美黄光裕团队的风险与衰落趋势,也曾提前6个月预言了蒙牛倒闭或被收购的势在难免。至于圣元,博主之前并不熟悉,但并不妨碍关注其趋势;正常的危机发展客观上有四个阶段:信息传播、信息放大、造成影响和企业被动。事件线索是:从8月7日,武汉女性早熟婴事件出现。9日,北京一女婴被诊断为性早熟,郑州检查8个娃娃3个早熟。江西山东广东再报性早熟儿,各地反馈江西省奉新县10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8个月女婴出现性早熟症状,广东湛江3个月男婴雌激素检测超标,他们均自出生就喝圣元奶粉。8月11日,圣元奶源遭到质疑。主管机构动作:就在农业部向湖北省食品安全部门提供了“奶及奶制品中的三种雌激素检测方法”的同时,湖北省食品安全部门却将奶粉样品送往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检测。随奶粉样本一同前往北京的还有该省食品安全部门部分负责人。多位儿科专家在获知上述会诊结果时均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根据卫生部的说法,我国对乳品中雌激素检测目前尚无检测要求,也没有公开的检测方法与标准。至此,明线呈现的是监管的快速移交与监管空白,而最重要的决定一切的暗线是:企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这样的状态持续得越久,企业翻身的机会就越渺茫。
当消费者恐慌难以在72小时乃至一周消除后,消费者非理性也就在所难免。而如果是圣元自作孽(主观添加所谓雌激素超标),粉身碎骨是毫无疑问的必然。或者主管机构、监管机构的态度在8月21日之前依旧是暧昧的,圣元没有“帝国反击战”的颠覆牌可打,那么圣元乳业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只是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