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泥猴张老先生,几句话交谈之后,他告诉我,他所在鹤壁市要把“泥猴张”当作城市名片对外推广,并且要建立一个泥猴张文化园。
泥猴张何许人也?
泥猴张先生是联合国教科文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他的作品以塑造泥猴为主,其艺术风格体现在“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近年来,他的泥塑代表作“群猴”、“百猴”、“三不猴”、“猴山”分别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其中“百猴”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泥猴”作品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级美术课本第二册。

中国中央电台以“鬼才泥猴张”为题的摄制了45分钟的专题片,美国18家电视台拍录专题“泥猴张在美国”, 并于新千年美国成立了“泥猴张艺术创作室”。泥猴张影响遍及海内外。
从品牌角度看,泥猴张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已经很高,作为鹤壁市的一个名片,应该是实至名归。
但是泥猴张这张城市名片对鹤壁这个城市的价值是什么,难道只是一个标签,或者是一个谈资?
面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泥猴张要从鹤壁市的城市名片,转化为鹤壁市的城市资产。
名片到资产,一个词的转换,其实是一个观念的转换,也是一个城市品牌塑造模式的转变。
品牌是什么?我给的定义是:品牌就是消费者对组织、产品或服务提供的一切利益关系、情感关系、社会关系的综合体验和独特印象,是能为特定所有者带来长期收益的符号化的无形资产。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目前企业大多还处在创建品牌的阶段,但是,人们并不清楚,中国还有大量的品牌资产被闲置、低估和流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有二,一是无法对品牌资产定价,二是没有放大品牌资产价值的模式。
于是有人问,泥猴张作为鹤壁市的城市品牌资产,他能为鹤壁市带来什么价值呢。
这就是涉及到城市品牌资产运作的模式了。对于品牌模式而言,我出过一本《奥运品牌模式》,简单一句话,就是“文化资源项目化,文化项目品牌化,文化品牌资产化”。
对于鹤壁市而言,泥猴张作为城市的名片,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如果要让泥猴张的品牌价值得以实现,就不能把“泥猴张”仅仅局限在名片的地位,而是要把“泥猴张”包装成一个城市文化项目。至于什么项目,本文不详述。但是安排我和泥猴张见面的何才庆先生,恰恰就是“中国猴会”的创办人。他告诉我,中国属猴的近一个亿,如果将泥猴张的品牌与生肖文化结合,就能衍生出很多品牌项目。这时候,泥猴张就不仅仅是鹤壁市的一个城市名片,鹤壁市的泥猴张文化园也就不会是一个泥猴张作品的展示地,而将成为一个属猴的人的终生向往的一个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