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大家反驳,贵州编辑知道周庄在大部分人心里的形象并不好。在江南众多的水乡中,周庄名气是最大的,但口碑几乎也是最差的。大多数去过的人对它的评价都是商业气太浓,活生生把一个清秀佳人“周冬雨”变成了发胖后的“小甜甜”,怎么也让人爱不起来。有一阵子,编辑还一直在心里叨念“也奇怪了,看看周庄口碑不好,但怎么去的游客还是不少,门票一年还比一年高,都是些谁去啊?!”。直到某次和一位开大巴车的司机闲聊时才得知,原来,周庄一直是台湾团的心头好。据说,只要在满载台湾客的车上播放《梦里水乡》这首歌,台湾人立刻就会知道它指的是周庄,然后就说“我们要去周庄!”。
有了大批旅游团的捧场,周庄自然有一度乐得找不到北,做了几件在现在看来明显是定位有问题的决策,就是卯足了精神去做“台湾人的周庄”。编辑记得,大约2年前时周庄就有小小的变化,当时这里出现了几家很台式小清新风格的客栈,价格不高,风格却十分类似;景区门口建了一个名为“爱渡风情小镇”的广场,据称游客可以在这儿逛台湾老街、品尝台湾美食、看台湾少数民族的表演——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定位简直是莫名其妙,如果景区定位主要是台湾人,人家为什么要大老远来这儿,放着向往的小桥流水风情不看,来欣赏熟悉的台式氛围?但如果是定位是国内的游客,这样的“山寨”无疑让周庄在“小甜甜”般自甘堕落的路上一去不返。所以,在这两件事情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编辑就直接判断“周庄死了”。
直到南非这次看到新建成的花间堂客栈,才让我们有了新的看法。有意思的是,刚看到这家客栈的时候,我们还为它感到可惜,“这么好的客栈,何必要开在周庄内。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古镇,清净的氛围配上它的精致,这才叫绝配”。直到实地采访之后,编辑才想明白,对花间堂来说,周庄也好,其它水乡也罢,于它自己而言都只是为它提供“水乡”这种氛围的背景,既然背景都相似,何不挑个名气最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品质绝对不会被商业化的氛围而压倒,依然可以呈现一个人们臆想中的江南水乡。从实际效果来看,花间堂不仅成功做到了,效果还好得超出我们想象。
沿水而建的花间堂季香,更让周庄多了一份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