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的研究小组,在加拿大接收到从英国发送出来的第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
昨日撰文,呼唤《重回制造业》,笔者认为,对于一个经济大国,扩大内需升级和做大做强制造业,将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唯有如此,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重归制造业,必须要呼唤“工业精神”,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具备“工业精神”的气质。“工业精神”的要义,包括专业化精神、务实精神和执著精神等。这些要义,应当植根于众多中国制造企业的灵魂深处。
中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向来少有专业化精神,这既因为浮躁的商业文化往往容易导致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也有不思苦干,企图在资本市场上捞一票的作风使然。这两种原因性质是不同的:前者需要理清的是专业化的意义,而后者则须脱胎换骨,从根本上改变作风。
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已有的经验充分证明,公司盈利的质量与其持久性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优质的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主业发展,并且不惜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各项业务细节上,寻求改进方法,哪怕只是进行细微的改进。因为有这样的专注精神,微软、GE等美国式蓝筹股,长期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坚定基石。
“在制造业中,如果商业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更富于投机性、更短视和产生更多的不正当竞争。这种状况会使企业的生存发展远离‘工业精神’,使得工业家们也像商人们一样行事,其结果必然是工业行为的短期化和商业化。”格力总裁董明珠直言。这位曾与黄光裕较真到底的铁腕女人,参悟了许多:商业精神的泛滥并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只有依靠工业精神的回归,才能唤回商业时代的健康发展。在她的理解里,一座工业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在这里,侥幸与投机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诚哉斯言。一个真正的实业家会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事业的核心,而非简单的赢取利润。
对于利润的追逐无疑是商业精神的一大特色。即使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我们也不难见到这样的论述。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荀子云,“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管子言,凡人皆“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当今社会,由于健康的商业文化的缺失,使得这种针对“利”的追逐被放大到了极点。功利成了商业时代种在人们心中的病毒,人们开始只注重结果而不问过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长期用“商业精神”来指导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单纯用利润的标尺来衡量企业发展,但这把“利润的尺子”把企业推向了追逐利润的沼泽,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都是“商业精神”的历史。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长期领导行业发展的领袖企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商业精神”的指导下,实际上,其发展核心globrand.com动力就是一股“傻劲”和“吃亏的精神”。如果没有当年福特坚持只做汽车不做金融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福特汽车;如果没有比尔·盖茨放弃房地产暴利不赚,专心于软件产业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所以,真正能支撑一个企业走向未来的,不单是技术,还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工业精神”。
从唐万新到黄光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精神”的缺失与“商业精神”的膨胀。诚如董明珠所言:“在我心中,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必定是“工业精神”的实践者,即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了这些而放弃眼前的利益。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会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事业的核心,而非简单地赢取利润。当代中国要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和他们的“工业精神”他们获得利润,但并不仅仅为了获得利润!他们的利润来自于自主创新而实现的核心技术的发展。”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呼唤中国制造业要重铸“工业精神”的气质,否则在企业发展的长途中必然会被各种不确定的危机所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