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奥运的五环旗帜和中国的五星红旗在“无风”时高高飘扬,让全世界无数人欢欣鼓舞时,有一个人的心中却打翻了五味瓶,这个人就是 “旗帜飘扬器”的专利人韩颐和。
早在1992年,《北京科技报》就曾报道过此发明。
记者:“旗帜飘扬器”从发明至今已有十多年。为何会在专利权上存有争议?
韩颐和:这个争议来源于媒体的错误报道。
“旗帜飘扬器”,是我1991年10月4日向国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1992年8月12日获专利权。“旗帜飘扬器”是一种旗帜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连通的空心旗杆、软管及气泵组成。
为使“旗帜飘扬器”早日应用,我曾给国家领导人写了封信。信里有这样的内容:“《歌唱祖国》这支歌,常在我的耳边回响。天安门广场那面庄严的五星红旗常在我的心中飘荡。可是,每当我驱车经过宽阔壮美的广场时,看到那高高升起的国旗并不总是高高飘扬的。这对升旗手、观旗人来说,无疑是件憾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旗帜飘扬器’,它不改变旗帜、旗杆、旗杆座的外观,却能让它随时‘迎风’飘扬。”
天安门广场管委会专门邀请我去面洽,并送给了我一面5米长、3.3米宽的国旗(这面国旗现在还在我家里珍藏着)。
1991年的冬天奇冷无比,当时我骑着一辆破三轮摩托,无数次地穿梭于天安门广场管委会和中科院之间,脚冻肿了,最后冻烂了。经过多次的试验后,中科院给天安门广场管委会写了一个鉴定报告,证明我的“旗帜飘扬器”可以让国旗无风飘扬。
“旗帜飘扬器”应用后,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当时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说:首钢研制出了“旗帜飘扬器”。有的甚至说首钢获得了专利权,只字不提我的名字。对此,首钢默认了:在接受国外记者采访时,他们甚至说这是他们的专利发明。
记者:针对这种情况,您采取过一些什么举措?
韩颐和:我要求过首钢向报界说明真相,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拒绝了我的要求。
当时,首钢重机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秘书科科长郝广民还对媒体表示,说我虽然将图纸设计交给了首钢,但认为我并没有参与研制,有关的结构和数据都是首钢工人研究出来的。
我委托了律师和国家专利局的相关人员,与首钢协商。首钢没有以文件或其他书面途径来表明“旗帜飘扬器”是他们的专利。
记者:争议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韩颐和:首钢用我专利的设计方案制造出“旗帜飘扬器”有其功劳所在,但是,正如北京精诚法律事务所的大律师喻经义所说:韩颐和是旗帜飘扬器的专利人,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不管实施者是谁,不论实施者出了多少力,都不能改变专利权的归属问题。
记者: 您现在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韩颐和:无论在香港回归,还是北京奥运会的升旗仪式上,都使用了“旗帜飘扬器”。我并非指望这个我曾为此付出巨大辛劳的“旗帜飘扬器”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我只是需要一个肯定。
人物介绍
韩颐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2003年,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人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策划大会中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人之一。22年前,举家来北京谋生,卖过服装、摆过眼镜摊。1992年,他开始了自己关于“旗帜飘扬器”的索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