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发生了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北京阜外一小六年级张皓同学用实验证明,市场上93%的蘑菇都含荧光增白剂。
蘑菇中发现了荧光增白剂,是好事还是坏事?
蘑菇中发现了荧光增白剂,是好事还是坏事?
蘑菇中发现了荧光增白剂,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老百姓来说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发现了问题抓紧解决,免得长期不知情被一直毒害下去。但是对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来说是坏事,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被一小学生发现了,这简直就是事故。因此,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
相关监管部门负有监管市场运行、规范经营行为、呵护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其所拥有的技术手段肯定比一个小学生先进,其所能够调动的行政资源也自然比一个小学生充裕。那么,这些部门为什么发现不了呢?说张皓不科学,但是科学的实验和调查方法在哪里?负责科学实验和调查的机构在哪里?科学的长效监测机制在哪里?我不知道。
今年4月1日青岛毒韭菜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工商局表示对青岛市场的韭菜,一律实行 “筐筐检测”。我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还在坚持筐筐检。我在4月14日写博客说,韭菜筐筐检测,豇豆是不是也要筐筐检?圆白菜应该不应该检?鲫鱼是不是要一条一条地验(鲫鱼在污水中生存能力很强)?现在,我想青岛市工商局至少要增加一项工作,对蘑菇实行筐筐检!
偶然事件为什么一查,常常发现原来已是行业常规现象
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偶然中发现。突发的结石宝宝,我们才知道原来包括蒙牛伊利在内的产品都含有三聚氰胺;靠着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的报告,我们才知道正在吃着地沟油;《每周质量报》的报道,紫砂煲行业潜规则才得以曝光……现在,一个小学生的一个普通的实验,揭开了光鲜的蘑菇原来饱含致癌物。关系到人民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的大事,却总要靠偶然性发现,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偶然之后,常常是一扯一大片的全行业覆盖,是整个行业潜规则的大曝光。
这种现状,提示了我国在食品安全上常规长效监管机制的缺位。我断定“筐筐检”的办法绝对不行,只有两个结果,不是工商人员被累死,就是消费者被毒倒。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中建议,张皓同学任北京蘑菇质监局局长,他所在的六年级接管北京蘑菇质监局。大家知道,这是讽刺,不必当真。但是找到真正、彻底、长效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值得相关职能部门好好思考,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了。
食品安全长治久安只需三招儿
一是调转矛头,提高违法成本。
不要针对检测者、揭发者,而是要瞄准违法者,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一经发现,彻底打击。让违法者今生今世再也不敢和无力作案,也让那些为了谋利有打算往食品里添加有害物质的人彻底消除违法念头。
二是形成全民举报,检测公开的机制。
检测难已经成为食品违法者事实上的“保护神”。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还是圣元奶粉激素风波,小龙虾致肌溶解事件,亦或是这次的荧光增白剂蘑菇事件,显示出来的问题是消费者检测无门。民间检测又不被政府监管部门认可,政府监管部门反而更像食品违法者的“保护神”。那么平时谁在监测?一是消费者的胃,二是好事的小学生!
“全民举报,检测公开”的机制是指,人人都是监管员,发现可疑点随时举报,让违法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举报后,经主管部门初步验证决定是不是进行科学程序的检测。
检测开支从哪里来?当然一定是从违法者那里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哪里还愁发现不了安全问题?!
三是有责任心的大企业做品牌,将食品竞争向品质品牌方面升级。
一手要打击,一手要建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上医治未病”!
问题出来之后,灭火和追责是需要的,但那只是应急措施,不能长治久安。全社会应该在食品安全的源头上功夫,应该营造一个保证质量、讲求信誉才有出路、想混水摸鱼根本没有机会的经营氛围。这个长效机制、自律机制就是品牌!
包括蔬菜在内的众多食品严重缺失品牌,品牌的缺失使这个行业没有自律,充满了“劣币逐良币”。
这个行业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为“劣币逐良币”提供了存在的基础。比如蔬菜,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用了多少剧毒农药。于是,生产者哪管它有毒没毒,只要能够提高产量,能够化装产品卖相,农药、化肥、激素、增白剂无所不用其极。这时,没有使用农药和增白剂的产品由于产量低,不太好看,顾客无从辨别和难以相信他的产品质量,造成优质产品没有价格竞争力,结果,优质产品逐渐被逐出市场。
品牌是信任状。如果这个行业拥有品牌,生产者会争相生产品牌蔬菜,想方设法做品牌。比拼质量而不是单纯比拼成本,比拼价值而不是单纯比拼价格。生产者的良心坚持有了回报,消费者的安全有了保障,只有这样,农产品才会踏上自律自强、自主优化的良性发展之路,才会出现“良币逐劣币”的经营氛围。
食品安全危机再次呼唤蔬菜品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