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看电视剧《贞观长歌》,不由得感慨:许多情形在历史上是如此的相似,历史对于现实有如此多的借鉴意义。
与颉利领导下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是《贞观长歌》的一大主线,从开始的大唐清国库钱财诱使颉利退兵,到大唐最终战胜颉利,这是一部抗争史。在对颉利的战争中有这样一幕,大唐选帅,李靖为主帅,在选副帅的问题上朝中大臣观点不一,长孙无忌、岑文本等多数大臣举荐救过李世民性命的秦王府旧将尉迟敬德,独独房玄龄举荐资历尚浅的李勣,李世民从众用了尉迟敬德为副将。
战争一开始,李勣力苦荐尉迟敬德用重兵防守恶阳岭,尉迟敬德未予采纳,直接导致恶阳岭失守且唐军久攻不下。李世民此时幡然醒悟:长孙无忌、岑文本等皆文臣,熟谙用吏之道,用吏只需圆滑、忠诚,能稳住大局即可,而用将标准则大为不同,需要运筹帷幄并在腥风血雨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李世民临阵换将,改任李勣为副将。
可以从李世民的“亡羊补牢”中看到甄选人才的重要性,一朝选人不慎,带来的可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也一样,企业也需要“吏”和“将”,用“吏”管理企业,用“将”开拓业务。
按照“吏”和“将”的标准,我们可以给企业的各类人员大体分分类: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职能管理人员是为“吏”;市场营销人员是典型的“将”,为企globrand.com业“开疆辟土”,研发、生产等人员也属于“将”,直接决定业务的衍生和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选“吏”更为关注大局观、组织协调能力外加专业能力,选“将”重在业务能力,是否能经得起“大仗”的考验。从某种程度上说,“吏”的工作是较为连续和平滑的曲线,“将”的工作则是脉冲式的、需要攻克的一个个任务。
如果企业将该为“吏”的点为“将”,可能会出现其业务开拓缺乏“狼性”的现象;如果将该为“将”的点为“吏”,可能会出现企业文化缺乏和谐的现象。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往往“吏”多“将” 少,过于强调层级与和谐;在民营企业,往往“将”多“吏”少,过于强调速度与突破。“吏”和“将”终需要一种有效的融合,大凡兴盛之朝代,必是明君慧眼识珠、辨清“吏”和“将”,如此才能做到用人之长,国家“富”与“强”兼备。
“吏”和“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到企业的高层后“吏”和“将”会有一些共同的要求:要有视野开阔、善于学习并具备基本的管理素质。但我们也发现,“吏”和“将”出身的企业高管会有明显不同,我们的脑海中闪现着这样的印象:财务总监恪守规矩、精于算计、风险意识强但略显保守;人力资源总监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但略显拖沓;营销总监“狼性”十足、豪情万丈但稍不够“圆润”;生产副总话似铜锣、魄力非凡但不够变通……
即使有先进的人力资源测评工具和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企业选“吏”与选“将”仍来不得马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辨别“吏”和“将”方面有重大的责任,这需要慧眼,还需要管理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