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陈竹友·能力战略研究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29956
文章数:13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有所不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 (2010/1/26 10:50:20)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终获国务院批准,这也是安徽省迄今为止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安徽“皖江城市带”战略规划也将成为2010年内继海南省成为“国际旅游岛”之后中国最为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
 
解读安徽皖江城市带规划的战略亮点,除了“国家期望把安徽打造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国家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之外,作为战略主体的安徽政府和安徽人民,也许更加关心和关注的是这一战略的总体布局和未来的发展愿景。
 
一、 承接转移:安徽将成为长三角经济成长的“后花园”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和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经济圈”并称为中国经济的“两条腿”,它们为中国GDP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和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阶段性作用。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生产加工为导向的珠三角经济圈和以制造出口为重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两大经济圈面临的一致问题是:土地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成本的加速攀升、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陈旧老化、经营形式的单一和产业链低端的自我定位,无一不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暴露出其对未来商业环境适应的困难性和矛盾性。
 
在《规划》中所体现出来的战略思路,迎合了长三角经济圈内的产业转移需求,而安徽无论从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空间、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的相对低廉等方面,都可以直接满足这一阶段性需求。
 
但是,对于转移过来的产业来说,如果仅仅把安徽当作原有生产经营模式的“中转站”和“后花园”,而不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进行“缓冲”和“转型”的话,安徽皖江城市带就很难实现长三角经济体,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体休养生息、重振雄风的战略转折点。安徽皖江的发展也就很难globrand.com成为拉动中国中部经济崛起的“增长极”。
 
二、重要增长极:安徽将成为中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安徽作为中国腹地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应滞后的内陆省份,其优势也绝不仅仅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事实上,在规划方案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战略制订者明确的战略意图,和借机促进安徽本土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动机。
 
无论是安徽省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还是“三大产业组团”和“三大产业集聚区”,都表达出战略制订者谋篇布局的战略统筹:
 
1、利用皖江现有资源,引进东部产业群和企业实体。拉动安徽GDP增长,解决就业和驱动全省经济均衡、高效增长;
 
2、整合安徽现有企业,在四大领域内打造安徽产业集群和产业品牌
 
3、利用合作共建开发区为突破口,和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政府、财团共建开发区;以一到五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吸引产业群内的省外企业,建立广泛合作、互利区赢的开发区合作模式和产业、企业合作模式;
 
4、逐步形成以共建开发区为平台、以吸纳省外企业资金为对象、以打造安徽四大产业集群为目的、以发展安徽经济为目的的战略目标。
 
5、最终达到拉动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并实现以安徽为“引擎”的、拉动并成为中部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战略远景。
 
三、战略定位:有所不为,才能大有可为
 
安徽的“皖江城市经济带战略”,最终是建立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在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前提的基础之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已进入绝对的“低碳经济”年代,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2010年以及以后的世界经济均朝向低碳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和经济趋势。
 
低碳经济的唯一特征是以“减少碳排放量”为衡量标准的,即以“非资源型”和“非生产型”为发展目标的。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例,每制造出一吨水泥就相当于同时制造出一吨的二氧化碳,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一吨水泥征收的“碳税”标准是10-70美元!高额的碳税将成为未来高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致命软肋。
 
所以,以生产制造、资源能源、高碳产生品行业(汽车、电器等)为主要产业的经济带不可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主要地位,更不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极!
 
为此,安徽皖江城市带及其产业集群,在战略定位、招商选择和主导产业方向确定等方面,都应慎重决择。
 
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无所不为。
 
阅读数:846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陈竹友简介
    陈竹友,中国企业发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讲师,商曌(音:zhao)管理咨询公司CKO,管理咨询师、企管顾问、MBA、EMBA企业能力战略唯一讲师,企业DNA理论研究专家,管理畅销书《企业密码》作者,企业核心发展能力体系构建理论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