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粮食销售包装获悉,面粉袋子被标准化了,详细内容是:


看完通篇,不禁产生几点疑问,中国的市场经济几乎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近几年成了制定标准的高峰期,企业要打造行业标准、学术机构要推动学术权威,政府要搞出研究政绩,三方都热衷于推动标准化建设。但国家毕竟是公共行政机构,是要为企业家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关于面粉袋子的规格制定标准,我搞不清楚是基于那个方面的考虑,比如为什么不能有15kg的包装?
面粉包装是企业营销的一层外衣,这层外衣有三大功能:一是企业可以根据工业客户需求、餐饮客户需求或一个地方的居民使用习惯要求,采取不同的包装规格策略进行竞争;二是globrand.com外面采取采取不同的信息或图案组合,体现企业的精神是传统的还是新锐的,是村里的还是工业园区的,造就不同的信任感;三是方便物流运输,有句话叫“面粉的利润是运输出来的”,从面粉袋子的包装规格、颜色或内容识别体系上要考虑到方便物流这一因素。
所以,对于这一标准我有三大疑点:
一、面粉包装在规格上是否需要标准,标准出来对行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二、对包装规格是通过强制标准好还是市场引导好,一刀切是让谁受益?
三、国家推出相应的标准的研究机构是否需要更广泛的参与性,在中国这个面粉需求上亿吨的市场,当前面粉行业的龙头老大销量还不到总需求的2%,中粮面业、五得利这些企业的民用面粉销到了全国,是否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南顺、白燕、鹏泰、新良这些专用粉企业的面粉销售客户有其独特性,是否听取了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