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中国策略20强广告公司策略总监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33678
文章数:12
评论数:2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苏打红茶:遇见混搭,错过分化 (2010/8/31 15:20:31)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开创一个新品类,并成为该品类的代名词,已经成为众多食品饮料企业所追捧的营销法宝。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对消费者心智的深入研究,往往过于追求新品类的原创性、新奇性、创意性,开发出来的产品怪怪的,导致顾客心智无法接受,企业的品类战略也就迷失了方向。
今夏,一款比较吸引眼球的新饮料——农夫山泉的tot苏打红茶就是一例。
品类创新:混搭
如果从顾客心智的角度来理解品类命名,tot苏打红茶是“苏打水泡制的红茶”,属于红茶里的一个分支,和冰红茶应该是兄弟关系。
但从企业推广的角度看,tot苏打红茶好像并非如此。它PET上的正式官方品类命名“樱桃味果汁红茶饮料”在告知消费者:它还含有果汁,而且是樱桃味的红茶。从字面意义理解,这款新饮料是“果汁+红茶”,可这与“苏打红茶”说的是两个概念。如果连在一起理解,它应该是“苏打+果汁+红茶”三种元素混搭的饮料。这样的命名使这个本来单纯的新品类,变得复杂了。消费者心智中也会马上失去很有力量的心智预期,根本想象不到它的口味如何。这就使它本来有希望从茶饮料分得一杯羹的机会丧失掉了。
新品开发的原则之一是,一定要创造足够强烈的心智预期。比如:营养快线,是果汁+牛奶,15种营养素一步到位。它的成功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已经存在“果汁含维生素、“牛奶含优质蛋白”这样的认知,把果汁和牛奶混搭在一起就产生了“最营养的饮料”的认知。所以,一句“早餐来一杯,精神一上午”的卖点,使它的销售额顺利突破百亿大关。
心智预期越强烈、越清晰的新品类,市场空间就越大。而三种元素混搭的tot就明显欠缺有力的心智预期。模糊的品类轮廓,使消费者无从定义它。
咖啡可乐、啤儿茶爽、双蛋白饮料的混搭失误也证明了这一点。
咖啡以醇厚的口味、高贵生活的符号征服了高端人群,而可乐是以碳酸饮料的刺激与激情、冰爽酷感征服了年轻人,非要把两个不兼容的品类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非常咖啡可乐这个饮料界的悲剧。
啤儿茶爽一句“你out了”风行大江南北,但产品自身却“out”于主流饮料之外。啤儿茶爽“绿茶+麦芽”,像啤酒一样酷爽,像绿茶一样健康的跨界诉求,始终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知。
双蛋白饮料,是“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的饮料。由于毒奶粉事件的影响,植物蛋白诉求的更安全更放心、低脂肪低胆固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两个蛋白饮料阵营已经形成对立之势,但现在偏偏要将两者掺和在一起,骑跨两界,结果这个“新生儿”没有了立场,消费者也没有了购买理由。
混搭饮料的认知关
由于好奇心、尝鲜心在作怪,新饮料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80后、90后的心。但尝鲜后就很难保证第二次、第三次购买。因此,混搭多种元素的饮料,口味的多样性使80后、90后们各有各的体验,各有各的看法。
混搭产品首先要过的是认知关:怎么引导消费者来定义新品类。两个或三个毫不相干、互不兼容的元素混搭,传播怎么才能聚焦到一条信息上,让消费者清晰地定义新品类?消费者的购买理由是什么?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你就会败在认知关上。
“苏打”混搭“红茶”,到底该如何描述呢?它自身传达的是,“既有苏打水畅爽清凉的饮用快感,又有红茶天然浓郁的健康特质。农夫山泉又针对中国人的口味做了独创性的改进:加入酸度是普通苹果5倍的小浆果和樱桃李果汁精华,调配出非常诱人的酸甜比口感。因此,农夫山泉生产的苏打红茶tot拥有更为激爽的苏打气泡体验,也更加提神解渴”。tot是聚焦苏打的畅爽清凉、红茶的天然健康,还是果汁的营养呢?从目前的传播来看,农夫山尔并没有找到一个让消费者接受的购买理由。
杯装奶茶是混搭饮料,它是如何通过认知关的呢?其实,香飘飘奶茶——并非“红茶+牛奶”的成功,而是以杯装冲调饮料填补了“冬天热饮”的心智空缺,替代了街边奶茶铺。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奶茶,PET瓶装奶茶始终卖不过杯装冲调奶茶的原因。
现在市面上销量最大的茶饮料——冰红茶,其实也是个混搭饮料,是“红茶+柠檬酸”,但它并没有诉求红茶和柠檬酸的好处,而是聪明地选择了“冰爽”这个明确而聚焦的诉求点——“冰力十足”是它喊了10年的广告语。
混搭饮料的口味关
混搭饮料要过的第二关是口味,这要考验饮料企业的研发实力。企业通常会有比较好的混搭概念,但是在实验室和工厂里,就是始终研发制造不出最完美的产品,口感普适性太差,很难讨好消费者的味蕾。
tot苏打红茶的口味就明显欠缺普适性。在天涯论坛上,笔者看到许多网友将“苏打红茶、啤儿茶爽、冰+茶味雪碧、蓝莓冰红茶”等混搭的、味道很销魂的新饮料戏称为“巨恶级饮料”。
那么,如何去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喜好呢?
首先,口味要尽量单纯,要有一个主口味,而不是1:1比例的生硬调和。花生牛奶,其实口味的主题还是牛奶,消费者会这样定义——“有花生味道的牛奶”。
其次,口味创新要符合饮料发展的大趋势,低糖、植物原料、低脂肪、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等健康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即使口感一般,也不至于让消费者通过查看配料表发现N多个化学名词(如阿斯巴甜、山梨酸钾、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异抗坏血酸钠、植脂末……)而感到不舒服。
再者,有功效认知的饮料品类要比风味饮料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娃哈哈成立研究院立志研究功效类保健饮料,就说明了这个趋势正被饮料巨头所重视。
广告传播:大爱
再谈谈苏打红茶的广告。农夫山泉一厢情愿地认为,“苏打红茶tot传达的是两个新人浪漫牵手,纯真大爱的品牌理念。这种大爱,给人的感觉就是苏打的清新脱俗和红茶的浪漫温馨”。同时,我们通过电视广告发现,tot采用植入电影《80后》的方式,进行新品上市推广。
这类投入大的的传播、创意,更需要战略方向的精准和实效,莫名其妙的广告(有些消费者竟然质疑广告中“苏打红茶和北京有什么关系”),非但不能刺激消费者的探知欲,反而伤害了产品受关注的潜力。
另外,情感广告的危险之处在于:如果价值观相近的话,消费者还能接受;如果迥异的话,消费者就会产生极端讨厌的情绪。苏打红茶的广告宣扬大爱精神,分手了还不放弃的执著,就为很多80后、90后所不屑,认为这是偏执。
最实效的广告是产品具备正确的定位之后,紧密围绕定位,通过传播,圈定原点人群和核心饮用时机。这类广告通常没太多创意,但很有效果,王老吉成功前的几则广告就数此类。一口热气腾腾的辣火锅旁,满头大汗的年轻人一边尽兴地吃,一边畅饮王老吉;一个室外烧烤场,年轻时尚的消费者围着烧烤台在谈笑,手里拿着王老吉;随后是,高温室外运动、熬夜看球玩网络游戏、深夜加班、K歌……这些毫无创意的广告,通过占据可能上火的真实场景,来传达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王老吉的广告很好地把产品与消费者需求联结到了一起,因此它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印下深刻的认知——“怕上火,喝王老吉”。
但tot苏打红茶的传播推广,欠缺的就是直接和心智中的认知嫁接起来,虚无缥缈的情感无力承担这个传播职责。同时采用植入中学生早恋题材的电影,也不够恰当。
茶饮料的市场机会:分化
通过对tot苏打红茶的案例分析,笔者提醒饮料企业:饮料的创新机会并不在于去搞复杂的融合式创新,而是相反的方向:分化。
回到茶饮料市场,笔者认为有两大分化机会:
一是茶品种的分化。茶饮料竞争完全没有发展到必须融合才能突破的地步,茶饮料具有分化机会。虽然绿茶已经成为休克品类(被延伸大品牌所占据,没有推动塑造独立专家品牌的能力),但不意味着它永远会休克下去。瓶装纯红茶,则有比较大的机会,统一的茶里王、可口可乐的原叶先后丧失掉了这个机会,麒麟的午后红茶正在抢占这个缺口。瓶装普洱茶也有机会,但现在的非茶6+1明显没有把握这个机会的能力。
二是高端瓶装茶。现在茶饮料主流市场,已被康师傅、统一、娃哈哈做成了低端市场,市场上一度出现了低于2元的绿茶,这说明什么?茶饮料只比矿泉水贵几毛钱。低端的价位,使瓶装茶有了量,但也失去了成长的潜力。当所有瓶装茶都集中在2~3元的时候,5元以上甚至8元以上,就会成为一个打造品牌的机会。
三得利占据黑乌龙茶高端区间就是一例。三得利的聪明之处是没有推出低端的普通茶产品,而是独辟蹊径,开创高端即饮茶品类——黑乌龙茶。它属于高浓度乌龙茶品类,其浓度是普通乌龙茶的2倍。由于它含乌龙茶茶多酚,能够有助解除食物中的油腻,定位于美食佐餐的餐后饮用时机,广告语是“油腻不怕,尽享美食”。独特的350ml小包装,小而精,又不失档次。在传播上,三得利针对上海、北京白领,采用了“送午餐+演讲”的方式,传播黑乌龙茶轻松解油腻的原理和美食无忧的生活规则。
总结
都是混搭惹的祸
混搭饮料既然有这么多先天缺陷,为什么还会有许多食品饮料企业前仆后继呢?为什么有以上品类分化、价位分化明显的战略契机没有企业去把握呢?
“聚焦红茶,市场太小!”
“没有创意!”
“不够聪明!”
“不会这么简单吧!?”
——通常企业会这么回答。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企业就会采用绿茶、红茶、铁观音一个都不能少的策略,再往茶里加点果汁、加点气,甚至再加上几味老祖宗的中药,这种思路让人们很疑虑:未来会不会再往茶里加点维生素、蔬菜、谷物、鸡蛋呢?
品类战略,其实就是一场显而易见的竞争战役。企业只要洞察到品类分化机会,拥有一定研发实力,并采用正确的营销战术组合,进行系统化的品类战略,产品就会有市场。而以复杂、拼凑式的加法思路,搞出看似很有创意、很吸引眼球的新品,实际上很难真正创造出一个有市场前景的新品类
阅读数:1091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李亮简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毕业,中国策略20强广告公司策略总监。荣获2007中国广告实战经典案例铜奖。多年实战美国定位理论大师里斯的品牌理论精髓“品牌达尔文主义”,现正整理多年品牌建设实效模型和实战案例,完成立足中国市场的品牌理论专著《品类起源》。长期在《广告人》、《销售与市场》、《中国营销传播网》等专业媒体上发表品牌策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