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19248
文章数:5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梅兰芳》,如何一路凯歌? (2009/9/3 10:49:04)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触动了精英话语群体的神经,是《梅兰芳》营销的胜利根本。
 
新市场与新定位
 
开宗明义,09年的贺岁档与往年一样,也是明争暗战,烽烟四起,其中《赤壁(下)》,《女人不坏》、《非诚勿扰》、《证人》、《狼牙》等等。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到武戏居多而文戏很少,这几年的电影市场,大片太多,武戏很多,而多数的观众已经被国产大片的高度营销和低度内容“雷”得外焦里嫩了,从《疯狂的石头》看,内容和故事怎么样,才是电影的生命力,或者说是电影产品的产品力,也或者可以说是所有文化创意产品的生命力。
 
从竞争的角度看,《赤壁(上)》可说是叫座但是叫好的声音并不高,起码笔者自己是这么看的。而功夫片在成龙、李连杰与甄子丹时代可以说发挥的是淋漓尽致了,毕竟拳拳脚脚,打打杀杀的日子是不长久的。
 
所以《梅兰芳》的定位是近期上映影片中的一枝独秀,选择了一个史诗般的人物去刻画和描写。实际上,《叶问》也走了这样的路子,或许《叶问》可以演绎成为另一种《黄飞鸿》,但是从产品的传播角度看,“叶问”这个符号的群众基础是远不如梅兰芳的。
 
这可以说是导演和制片人眼光的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的智慧在于,他们能够发现“梅兰芳”所代表的价值和历史财富。
 
产品三个层次:形式、核心、附加
 
形式:“梅兰芳”,最熟悉的陌生人
 
若在中国说起梅兰芳,没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梅兰芳究竟是谁呢?生卒年,家传,如何成为一代大师,恐怕就是鲜为人知了。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
 
所以电影用“梅兰芳”这个符号作为名字,就是在吸引观众仔细去思考,认真去回忆、去寻找:“谁是梅兰芳?梅兰芳是谁?”,这样也就兴起了梅兰芳热,而梅兰芳寻找热与电影又会交相辉映,让更多人对电影更感兴趣。
 
一知名媒体用了“情怀”一词,说电影有了情怀就不会被人忘记。我倒是想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还要把它放在更广的文化和艺术中,才不会衰竭。而梅兰芳这部电影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被影评人称作是一种史诗。
 
核心产品:历史价值
 
梅兰芳的价值在于符号本身的多元意义。它是文化符号、职业尊严、民族气节、文化交流、甚至于政治符号。
 
引导观众的注意,进而引出这种财富,为电影的传播打下了一个十分厚重的传播基础。营销理论中的爱达模式:注意,兴趣,欲望,购买。当电影的初期传播的说出了要演“梅兰芳”,就已经引起了注意和兴趣,而自己细细一查,原来梅兰芳那时候就红透了大江南北,访美日,且与泰戈尔、卓别林还是交好,而且翻出了梨园中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一段旧事,这就更引发人们想看电影的欲望,最后成就票房。
 
附加产品:划题与话语权
 
文化产品也是产品,但是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文化产品需要印证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也需要消费者话语的印证。比如早年的电视剧《渴望》,比如目前的韩剧,比如《读书》以及一些周刊,都是在以一种不同的产品气质去诉说产品内容,才形成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可以概括为:我(产品品牌)与什么样的人(顾客),以何种形式(形式产品)对话(共鸣)。
 
“长尾理论”来解释文化产品的话语权是最佳的。什么是好品牌?大品牌?就是100人里面,80个人知道并且想拥有,而只有20人能拥有。。
 
“知道”和“知道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人是知道,精英群体是知道的程度,依据程度的高低划分:想知道但是不知道的,知道的不多的,全知道的,知道背后故事的,这么几个阶段。而知道背后故事的就不仅仅要知道,而且要说出来让别人也知道。——这一部分就是代表文化的媒体,这是整个传播过程中最精妙的,精妙到让你不得不说,既是为了自己说,还是为了别人说。
 
所以说,《梅》的附加产品就是提供给一部分群体以话题,以及以为拥有话语权的心里感觉。
 
传播方式:旁敲侧击
 
《梅兰芳》上映之前的传播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导演和制片方携诸位明星举行全国的见面会,在电视报纸进行了信息的曝光。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传播的globrand.com旁敲侧击要比正面的攻略更多一些,效果也更好一些。
 
用营销的专业术语来说,这是一次很典型的事件营销和病毒营销。
 
首先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传播除了大而广的整体攻势,也采取“各自为战”的传播方式来带动不同明星的全部“粉丝”。
 
如:章子怡、孙红雷和潘粤明,还有就是导演陈凯歌。章子怡自不必说,知名度与曝光度都是首屈一指的,章子怡的出演,是调动了很多人的兴趣的,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内,章子怡的信息主要是与一神秘的犹太裔富豪的结婚传闻,而非作品,这次将作品祭出,可以说在时间上就调动了观众的胃口。
 
而孙红雷这边,最近是红得很的,观众(消费者)也是很熟悉的。所以采取了说人不说事的策略,上各类一线的访谈节目,这样一来是让观众十分容易接受,也是演员的经纪公司愿意看到的。这也可以从侧面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欲望——孙红雷演电影,而不是电视剧,这就是一种稀缺和差别。潘粤明的策略与此相符,都是借用了传播个人而传播产品本身。
 
至于陈凯歌导演,主要是通过一篇文章,叫做《给你最好的陈凯歌》,文艺味道浓厚,也表明一种决心和态度,而更多的人主要是看戏的,看热闹的,看陈凯歌怎么从“馒头案”中翻身的。陈凯歌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可以说在娱乐圈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也成就了一个“馒头”,引得众论纷纷。现在看来,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余波还在,而陈导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拍相同题材的影片。而《给》一文的题目有些趣味,首先把导演作为了一个符号,而不是影片本身。导演成了一个符号,人们就会想起导演的事情,通过陈导的历次片子,依旧把陈导放到一个“大导演”的位置上,而不是“名导演”,《给》中最好的一词呢,很明显地阐释了我不跟别人比,就和自己比,想超越自己,又明显地让自己的位置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说是很经典的。
 
还有值得一提是少年梅兰芳的扮演者余少群,也被媒体充分关注。
锁定话语群体
 
而本次影片宣传的最凌厉之处,笔者认为就是制造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能说的话题,但是仅仅让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能说,而且能说得好。以此来锁定这部影片的一个主要群体——文艺圈:
 
·武汉晚报:黎明是最大的败笔
 
·现代快报:来吧,让我们走进梅兰芳的传奇

·三联生活周刊: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梅兰芳
 
·环球时报:外宾曾征看梅兰芳
 
新闻联播。
 
我们来看这些媒体,多数是国内知名的主流媒体,而且可以说是足以锁定住中国多数精英群体的传媒。其中“环球”拿出半版在“史海回眸”的栏目中介绍了梅兰芳与泰戈尔和卓别林的艺术交往,更是说出了当年梅宅作为外交场所的重要地位;《三联》更是一个大篇幅的专题来说梅兰芳,详尽而新锐;而寸秒寸金的新闻联播更是拿出了1分钟“点名表扬”。
 
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有多少人不看新闻联播?另外两个媒体的发行量是多少?阅读群体代表着什么呢?他们是中国话题的发动机和起燃点。果然很快在最大的媒体——网络上兴起了梅兰芳热,其中包括梅兰芳的种种历史和故事,也包括对于新闻联播应不应该“表扬”展开的讨论,这样讨论的结果是越来越热。
 
可以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商品,具备两种属性: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以往在电影上映营销过程中,多是侧重了它的商业面,完全去当作一种大众消费的产品,甚至不惜以各种炒作的方式进行恶炒,炒作的费用都快赶上制作费用了,最后是获得了知名度,但是也把观众得罪了,美誉度没了,还落得个“挟观众以令票房”的恶名。
 
这次《梅》剧在传播过程中,恰恰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把它看做是一部电影,一种艺术,然后才是消费品。这样的思想转变让这次《梅》的营销传播方式不同以往。它超越了“术”的阶段,而真正去造“势”。其实以往很多人将造“势”误解为“造势”,后者有虚张声势的味道,看似铺天盖地,实际没有进入人们的脑海中,多数的声势也是花钱去买来的,是自己在说;前者是让别人说,就好像你推着一块巨石上山和巨石悬于顶的差别,你推着,费力,还要挨骂,让巨石悬于顶,就会让所有的相关的人都要动一动了。
 
这种相关性就在于文化,《梅》的宣传起初,就是把它当作文化去做,回归了一种本源。那么既然是文化,文化人就要说话,于是“当事人”梅葆玖先生就要说上两句;既然是文化,那么关注国粹的人就要说上两句;既然是文化,那么代表着这社会文化的媒体也要说上几句;而媒体一旦开口,就把《梅》从一方(制片方和导演)的事情变成了大家的事情,极大地增加了传播的力度和参与度。
 
所以我们说这个宣传过程是一次可以列入MBA教科书的事件营销与病毒营销。
 
发行渠道方面,既然韩三平先生是制片人,那么应当是做得顺风顺水的。
 
总结
 
可以乐观的说,《梅兰芳》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而整个成功的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一,产品质量。广告大师伯恩巴克说:写广告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就是商品本身。借用一下,营销的根基还是产品质量——发现需求,并且用合适质量的产品去满足需求就是好的营销。现在我们似乎是可以去发现需求了,但是我们还没有提供合格的产品去满足它。
 
其实,影片好坏是要影评人去说的,但是作为普通观众,笔者觉得《梅》剧从影片一开头的历史感和一派京味儿的对白,是味道十足的,剧中的台词更是有很多是耐人寻味的,所表现的平民化的梅兰芳,不管是否写实,还是很能打动观众的,让其进入情景去思考的。
 
第二,如何做事件营销?首先你要找到产品的话题和与之关联的人群,因为事件是必须有人在其中的,这部分人如果是你的目标群体,那么恰恰这部分人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购买力。《梅》剧的营销从文化圈子开始蔓延,首先影响的就是平时电影院的忠实消费群——他们关注文化信息,高学历,高收入。
 
一款产品,特别是高端的和需要以文化定位的产品,对于文化本身的斟酌是要慎之又慎的,派克推出的低端产品就将大好的市场拱手让给了万宝龙。
 
第三,出新。模仿是天性,但是出新才能致胜。返观近几年的院线,功夫片占据大部分份额;其次就是大制作的好莱坞片(科幻),人们在追求一种感官的享受和刺激;然后就是平民化能够触动人心的小制造。做个事后诸葛,虽然感官上必不可少的,但是趋势上是在靠近人的情感,而不是眼睛,这正是一部电影成为经典的原因。
 
《梅》主导的是唱念做打,讲述的是人的一生。从家族遭遇到一朝成名,从蓄须拒演的“台上是女人,但是台下是男人”到拓展海外,融入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带给人一种超现实的真实感。而从题材、表达方式上在近期的所有影片中确是独树一帜。
 
最后,在创意产业,创造力和洞察力是核心竞争力。
阅读数:886
评论数:0
博客主人的相关文章
·未发现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刘等简介
    品牌就像是酒香,根源在于酒,但是人们喜欢香,我就想让酒香的程度更浓郁,传播更广泛;经济上有看不见的手,社会上一样有,就是社会学家凡伯伦所说的“炫耀性消费”,难道我们的行为是受直觉的控制么?我也在思考什么影响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