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本人初来咋道,请多多指教!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87941
文章数:38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一村一品”产品路在何方? (2009/12/9 16:47:01)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20多年前日本率先推行“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经济政策,开展“一村一品”运动20多年来,其发源地——大分县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36种,比1980年增加2.3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项。人均收入在1994年就达到27000美元。1983年8月,平松守彦先生在上海首次举行了“一村一品”演讲,其后在上海开展了“一厂一品”、在武汉市开展了“一村一宝”活动等。20多年来,平松先生曾先后13次访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做过多次讲演。1997、1999、2001年,大分县与我国外国专家局合作,分别在武汉、大分、北京举办了三次“一村一品”研讨会。大分县还热情接待过中国国家领导人及众多的中方访日团,就这样“一村一品”开始“洋为中用”在中国的红头文件上出现。
 
近年来,“一村一品”在全国各地被政府有关部门屡屡提起,国家农业部也相继出台了不少有关“一村一品”的规范性文件,旨在指导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自然和人文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强村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从中央到地方对“一村一品”政策的逐步传递,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高度重视。
 
家乡的村干部进城也常和笔者提起“一村一品”的实施情况,从村干部的口里得知这种做法到农村时有些变味,如县乡基层政府以下指标方式,要求各村完成某类农产品的种植任务,近两年他们就是在抓上级下达的烟叶种植任务。由于价格不是很稳定,尽管收成时有人上门收购,但农民积极性不高,村干部的工作也就难做了。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都没正真实现市场化,从决策、生产到销售,一些基层政府还是手拿指挥棒,叫农民种啥种啥,而农民种出的农产品基本在田边地头给商贩收购。不论种植还是养殖,开始时少数人去做,少量产品也还能保证价格不低,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又是一个与己无关的项目,一旦地方政府看好某一产品,就在全乡全县推广,大规模的推广过后就是产品的滞销,接着又转换项目造成劳民伤财。如一些地方早期少数农户种柑桔能卖不低的价钱,接着全村全乡全县地推广,最后种植农户都亏本,不得不砍掉柑桔树更换新品种,农村种植业就这样轮回着。养殖业也是如此,少数人做又形不成气候,多数人参与进来后产品销路又成问题。
 
我们的“一村一品”虽然学着日本的一些做法,但有些做法我们还学不到,如日本的农民收入60﹪来自政府的补贴。我们的村庄多规模小,几百人到两三千人的村庄数量盘大,“一村一品”所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限,当地销售卖不完,外地销售在运输、销售、加工等方面又显得规模过小。长期以来,我们的农村就是这种局面,农产品的生产不会有困难,而是产品销售困难重重。“一村一品”的推动,在许多地方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只是停留在基层政府的红头文件上,官员政绩有了,而农民的实际收益却无从体现。如笔者的家乡是茶叶产地,而且所产的茶叶既是历史文化名茶,还有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政府历届官员都出台一些推动政策,其中也包括“一村一品”。日前与一位家乡的县级官员聊到茶叶的发展问题,该官员很是自豪地告诉笔者“现在我们的茶叶产业已经做得很好了”,好在哪里呢?该官员说出一家县里重点扶持的企业来证实他的说法。而笔者却从未在市场上领略到和该官员同样的感受,家乡的茶叶在外地少有市场。家乡的村长也在做着茶叶加工〈做的就是别村所没有历史名茶,很有“一村一品”的特征〉,然后四处叫卖,大部分产品还是等待小商贩前去收购,价格也十分低廉,到了终端销售市场时已不再是家乡茶叶的名号了。
 
“一村一品”的提法也不是绝对不好,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小规模生产的产品卖到哪里去?在许许多多的地方是不具备小宗产品的销售、加工条件的。多年来“一村一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所取得的成效绝对不如一些官员说得好。从一个营销人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政策的制定者与市场营销常识的脱节。“一村一品”不是可以无条件推广,而是应当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前提下才可以实施的。在许多农村还无从谈起工业化生产的当今,“一村一品”就显得势单力薄,可以“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使产品在量上形成一定规模。从产品销路需要出发,各地都要有相应的交易市场,这种交易市场决不是传统的遍布各乡镇的农贸市场,而应该是具有吸纳全国各地经销商能力的大市场,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讲,每个地区至少要建设一个大型交易市场,而且要有全省甚至于全国的区域战略规划,各地大型交易市场又要有各自的产品特色,不能重复建设,只有实现了大型交易市场的建设,“一村一品”所生产出的产品才有地去卖;当产品数量上形成规模时,要进行深度加工也才有足够的货源。对“一村一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后,才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只有做到农民不用对销路发愁了才有生产的积极性。现实中,一些地方干部也在为“一村一品”的产品四处奔波,付出的辛劳也着实令人感动,可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更需要的是市场的智慧眼光。在不具备产品流通市场的地方,“一村一品”是不可冒进的。
阅读数:1173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许孙鑫简介
    许孙鑫,福建知名策划人,广告实战专家,营销专家,曾服务于《福州日报》和《福州晚报》及多个行业知名品牌,现为福州某女装连锁企业总经理,对品牌与营销推广有着独到的研究,对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利益把握精准,使企业的广告营销效果得以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