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IBM(中国)论坛 主要演讲者之一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44279
文章数:24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中国出版业,九死一生 (2009/9/17 16:49:32)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中国出版行业处于新技术的前沿,却处于市场化的末端,因此在未来的5至10年内,多数出版社都将消失。
先说说技术。
1. 信息时代的一个悖论就是信息越来越不值钱,即便是将信息编辑为知识,仍然难逃免费的命运,因此此前靠信息加工而获利出版社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2. 在本质上,出版行业属于制造业,也就是将作者的稿纸加工成一摞一摞的书籍。不幸的是,读者越来越不喜欢买整本书,他只愿意为他所需要的那部分付钱。传统的大批量制造书籍的模式根本满足不了这种“大批量定制”的需求。
3. 更不幸的是,现在读者连他喜欢的那部分都可以不买了,他可以通过Amazon的Kindle在线阅读。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像纸一样柔软的可折叠的电子纸,读者更不必拿一本硬邦邦的书籍在手里了。
4. 还有比这更让人不安的,据说Google有计划把所有的书籍数字化到他们的资料库中,这样读者就能像搜索娱乐新闻一样搜索莎士比亚的任何名句、名段甚至大部分章节。没人知道如何处理版权的事情,也没人知道Google能走多远。
再说说市场化。
1. 鉴于出版行业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负面影响,我国globrand.com一直对出版行业实行有计划的管理和控制。出版业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目前多数出版社刚开始从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的转型,据说一些下岗的干部还在为行政级别耿耿于怀。
2. 也有人说,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农民作坊、江湖做派”,思想守旧、方法落后、人才外流;某些编辑至今还不擅长使用电脑。全国579家出版社绝大多数处于勉强度日的状况。
3. 就如同中国的多数制造业企业一样(在过去的30年学会了制造,却没能成功地建立商业系统,比如家电产业辛苦了那么多年,还是不得不将多数利润拱手让给国美苏宁),出版社也只是学会了出版,而不熟悉发行。传统的新华书店体系效率低下,民办书商渠道又不规范,逼得出版社只能无条件地包退包换,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商业风险。
在一次业内会议上,我开玩笑地说,会议结束之后我就去注册一家名为“阳光雨露”(抱歉暂时盗用联想的电脑服务品牌)的少儿图书零售公司。我的“阳光雨露”只做儿童图书专柜,从中国少儿等出版社选择30种优质图书,并将所有与书店沟通和协作的流程标准化,然后我再在全国招聘大学生兼职做我的销售代表。
第一,我要让“阳光雨露”专柜在所有书店脱颖而出(甚至包括当当和卓越),树立国内第一的儿童图书专柜品牌。
第二,只要把相关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我就可以降低对前端销售代表的素质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快速复制实现快速扩张,并能够控制风险。
第三,3年之后,我就把拥有1000个专柜的“阳光雨露”卖给排名第二的少儿出版社,他出价500万我就卖,否则我卖给中国少儿出版社,他就更惨了。
当然,出版行业并没有坐以待毙。外研社正在顺着读者的需求转型外语培训,东方出版社则沿着作者的脉络全方位开发大牌作者的资源,中国少儿出版社目标是成为囊括书报刊以及新媒体的立体传媒集团;做教材的高教社和人大出版社日子也不错。还有几家做的也不错。除此之外,多数出版社正在消失。
当一场洪水坚定却缓慢地向山脚逼近的时候,那些迟疑观望的动物都将消失,只有少数既有远见又有定力的动物才会在恰当的时机上山,开始新的丛林生活。
是的,缓慢而坚定,这是许多产业趋势的基本特征,它不会在半夜主动敲门惊醒你,但是如果你能突然意识到它的“缓慢而坚定”并且自己惊醒,那就恭喜你了。这就是九死一生的生者。
阅读数:946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