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刘文烽·海归连锁经营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33185
文章数:11
评论数:1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如何破局中国零售业经营瓶颈? (2010/3/11 14:47:15)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可能大家比较累了,今天下午的课程下来大家很辛苦。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带来很超值的,而且回去能马上用的,并且对各位平时的工作有一些帮助的东西。

前段时间,我们在伦敦接待了国内的零售商考察团,协助做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有来自上海的老总发现一个情况。我们做零售业都是精英,中国的零售业都是精英。十几年下来,很多的零售商已经不见了,现在能剩下的都是精英。这样的话,做了零售业十几年、二十年之后觉得不对劲。以前老板可以查排面查缺货出来,查仓库里有没有滞销品,可以查出很多具体的东西出来。研究到门店去,摆得很整齐。我们天天考虑如何做特价,如何和对手竞争,现在发现什么问题?现在的老板发现后院起火,就是现有的门店效应太小了。这种后院起火的情况会拖住我们的脚步,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使商场出现一个滞后的情况。

出现这种门店效益的下滑是否是整体的行业情况?国庆节要来了,这个时间是黄金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来进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媒体看到什么公司明年要开多少店。但是现有的门店的效益出现一种急剧下滑的现象。比如整个家电企业,整个下滑达到30%。根据报告,目前各个业态单店的绩效都在下滑。因为开店比守店更容易。所以,店铺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发现工具好像越来越不管用了。在三、五年前,我们做DM很管用,我们做TG很有效果。但是现在呢?我们天天做产品,但是商品越卖越窄。因为我们作为公司的采购员,作为门店的店长控制不了订货,订货在于订货员。其实真正的管理和商品的结构是现在的理货员。价格在两端不是很好卖的,价格在中间的是很好卖的。这种商品的不定货,使商品越卖越窄,价格越来越低。发现引来的顾客都是早上排队过来的顾客,主要是为了抢购毛利低的商品。我们这样的价格战引过来的顾客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45%的销售来自于会员卡,国内的一家销售80%来自于会员卡。大家会发现会员顾客的毛利贡献出现了一个什么情况?还有很多不是会员的。一家企业1千张购买小票当中,30%是会员购买的。累积的毛利率是超市来的,低了2个百分点。会员比谁都精,这样的情况下,导致超市、百货的会员卡是亏的。你会发现越做越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了?我们发现我们所熟悉的天天在用的工具出现了一些问题。

十年来我们用的这些工具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我们做零售业,我们的业绩要成长,我们要开新店,现在新店的成本越来越高。原来的旧店发现效益下降,我们要么降价,要么促销。对于店长来说,可能要调排面。这些事情做了之后,发现还是不对的话,也许会遇到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像家电公司一样,下定决心一年关几家店。其实我们开一家店很容易,但是关一家店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最好守住这个店,不要让后院起火。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从今天上午到今天下午,很多的嘉宾都谈到了一些情况。早上宋教授提到一个情况,一个酒鬼要的东西和一个家庭主妇要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你在一个食品小店的时候,酒鬼和家庭主妇关注的商品是不一样的,来的动态也不一样的。当这家店有十家店,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做零售业,我们一直说我们要管理顾客。但是我们的眼睛在国内都是盯着商品来看的。我们如果离顾客越来越远。解决零售业的问题第一批是解决卖的商品,第二怎么卖。如果把灯光调一些,顾客可以看到后面的商品。这明显的表现为法国卖商品的特征,比较灵活。你能进到玩具,我也能进到;你有灯光,我也有灯光。其实作为对手来说,前者做得都一样好。顾客是卖给谁的问题,你知道,可能他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他是酒鬼呢?他的会员卡上是不会写酒鬼的。从一个顾客的连续购买上知道这个顾客家里是养狗的等等。这是在欧洲做的一些事情。

我们现在发现做零售商做了那么多年,人在山里待了那么久,山都是平的。就像你到了西藏,觉得西藏是高山。95年开始到现在做零售业,我们一直说怎么管理商品,怎么管理商品结构,怎么样使价格带做得更好,库存降得更低一点。我们没有人关注谁在买这个东西。我们总经理到了店铺,看货架产品怎么样,价格怎么样,没有人关注顾客是谁。

在现实生活中,酒鬼和家庭主妇是不一样的。单价大于80元的,和小于20元的是不一样的。其实,在同一个店里面,同一个时间,有两个人,单价高的顾客和单价低的顾客动机不一样,敏感商品不一样,需求的商品不一样。可能单价高的是一箱蒙牛牛奶,单价小的可能是一些小的商品。有的店铺买100元送50元。如果我们闭上眼睛花一两分钟想一下,你的这个DM、买100送50是卖给谁的?

如果今天要买油,油是谁买的?拿着小票顾客到店里买的是油,他关注的是油。大于80元的这个顾客,关注的是红酒。红酒的促销吸引过来的有可能是客单价超过200元的。不同的商品其实面对的是不同的顾客。玩具城的老总说玩具在他们店里可能有2万种产品,可能在我的店里只有2百件产品。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

看一下客单价大于等于80元的金类顾客:顾客主要集中在晚上6:00以后,下午为客流最低峰,但是他们一天之内的毛利率却基本持平。同样是有钱的人,白天在店里买毛利高的,晚上到店里来买便宜的东西。我们要知道我们可以干什么,白天我的目的是激发冲动的购买。晚上比较关注毛利低的商品,晚上的目的是增加商品购买的品相数。原来毛利很低,要买水,我要找出这批顾客,有多少顾客会买面包。有60%的顾客买水,有60%的顾客会同时买面包。这就要增加水和面包的搭配组合。这是一个营销,是实战促销。每天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

目前,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对欧洲主要的零售商做一些研究,这些跟国内一些企业遇到的情况相似。也是一个个案。在某一家店当中出现的情况,还是整个世界的趋势呢?

今天的主题是从零售业管理到购物篮管理。从零售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库存。以单品管理为基础做的普及做事情。第二件事情,这个可口可乐很多,深圳早期的时候家乐福在南头,沃尔玛在洪湖。即使沃尔玛有一个价格很好的产品,在家乐福南头的顾客也不会大老远跑到沃尔玛这里来买东西。

我们在做产品管理的时候,要使可口可乐类别卖得更好,可能类别的单品太多了,可能要减少单品,这些要做什么的陈列。也就是说要管理顾客。顾客是很虚的,怎么能变成可实际操作的东西呢?也许像一位公司老总说的,可以做问卷调查。如果大家做零售业时间长了会发现,在顾客进店之前,他自己清不清楚自己要买什么东西?其实是不清楚的。从1960年开始,全球的售店营销的组织做了一个调查,有三分之二的顾客不知道进店买什么。即使你在店门口问他要买什么东西,他也不知道。我们知道了解顾客的需求是问不出来的。我们是从顾客的行为理念分析出来的。就是他做了什么。顾客买水,可能什么都可以。还没有发现只买一个品牌,其他的不买的。有没有对价格不敏感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在想什么东西。顾客和我们之间发生的关联能看出他要做出什么事情的,是购物小票。在这里可以看出顾客要什么,想什么,要什么,他什么时间走的,什么时间来,都是可以反映出来。

特易购是做的一家很好的公司,在跟沃尔玛竞争的时候,你比我大,我定一箱,你可以定十箱。我了解我的顾客,我懂顾客方面可以比你做得更好。后来,这个公司在1995年开始停下来,去分析顾客,到底东西卖给谁了。谁都知道顾客很重要,但是怎么追随?如果问顾客要什么,他可能不清楚,就要看他的行为。就是要了解顾客的购物篮。

下面看一下实际的情况。做零售业是一个很实际的行业,如果销售利没有上升,毛利也没有上升,那么就有问题了。在做下个月计划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毛利率和销售利同时提升。这就需要定一个目标,可能想到进什么新品,旧的商品淘汰掉,可以找一些供应商促销做点活动。如果是追随的话,第一考虑哪些顾客可以使毛利率上升1.5%,销售提升20%?第二这些顾客凭什么过来?第三要考虑我该怎么办?从这个毛利率角度的出发,要考虑谁会买我们的东西。

这是一家社区店的例子:在10万销售额里面,72%的顾客只贡献24%的销售额。在欧洲发现,前一百的顾客和后面的四千名顾客销售贡献基本上是一样的。店里一天有一万个人,前一百顾客和后面四千名顾客的销售贡献是一样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天天的促销卖给谁了呢?是卖给了后面四千名顾客。前面一百名大家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要什么。在大卖场的情况就更为突出了,是大卖场的话,问题更典型。客单价大于等于80元的顾客仅占5%,却贡献了40%的销售额。客单价小于等于20元的顾客占了75%,却只贡献了20%的销售额。如果对我们来说,要提升20%的销售额,要提升1.5%的毛利,要找谁呢?比如提升1%的A级顾客数量,可带来8%的销售增长。找出他们为什么到店里来?他们什么时候来?对什么感兴趣?同时会买什么?所以,一定要找到这些人的定位。

他们的关注点还会有什么呢?比如在某一个企业当中,公司大于80元顾客,顾客的数量目前是在急剧的下降,但是这些毛利率却基本持平。有些人走了,到其他店了,留下的这些人,买东西不会有毛利的下降,也就是说这些顾客还有很强的消费力,怎么留住顾客就是这个店最大的核心。从分布来看,我们找提升有没有可能呢?从分析来看,大于80元的顾客,从5%减少到2%。客单价50-79元的顾客,从8%增长到了9%。客单价21-49元,销售额是相等的。客单价小于 20元的,从75%增长到77%。客单价不断的下降,说明我们的商品越来越适合客单价顾客的需求,你没有考虑客单价高的顾客的需求。不是因为对手多,而是因为商品的结构越来越适合一部分人的需求。这是一个规律,客单价低顾客比高的顾客多很多。所以我们要关注客单价高的顾客。在北京的超市,你会发现两个超市,一个在促销价中,一个在无动于衷,无动于衷的销售好像是比天天做促销的好。因为在流动过程中,客单价高的顾客关注什么,你的敏感顾客不在相关的产品之内,所以天天做,还不如人家不做。

从时间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门店里面,如果在便利店里,客品数大于3个顾客来店的时间是不同的。只买一个单品,要调整销售额,最好不要让顾客只买一件商品。顾客一来,买上衣,一定要马上拿一件配套的裤子给他,告诉他裤子好卖。我们发现60% 的顾客只买一件产品。所以我们经常说顾客只买一样东西,只买一盒烟,只买一瓶水,销售额当然低了。这是一个情况。

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之后有什么用呢?分析不是目的,我们知道便利店60%的顾客只买一件商品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知道酒鬼买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销售额和毛利润提升起来,我们的目的是行动。怎么做呢?伊藤雅俊在回顾的时候说,在顾客之间,你会发现顾客很喜欢你的店,但是在经营者的眼中来想,顾客是不会主动走进来的,一定是有特定的商品吸引了他。

昨天有一位朋友是做百货店的,他说:80%的顾客是会员卡的。因为顾客都是有钱人,这批人只占10%,这些人有钱,但是越难伺候,越不会到这里来,他们会去省城,去香港买。

在100多年前,巴浦洛夫是做神经反应学的。大家都看过马戏,很多时候我们去探索,玩到鳄鱼的时候,鳄鱼不会咬他。这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个朋友的家里生了一个小女孩,她的爷爷喜欢小男孩。她总觉得爷爷对她不好,她爸爸觉得希望这个小女孩开心一点。每次小女孩主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主动洗碗,帮老爸拿了一次拖鞋,马上摸着小女孩的脑袋,她就很开心。就是要让一个顾客或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奖励什么?是需要做的这件事情。比如希望小女孩拿鞋,如果没有任何的表示,她是不愿意的。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做的时候就是相反的。前面一百名的顾客和后面4千个顾客的销售额是一样的。当然,4千名顾客等于100名的,肯定基数很大。比如中间放一件商品,是4千人买的多,还是100名买得多?肯定是4千人买得多。无论是买100送 50,还是200送100,一般都是以贪图特价的顾客或偶尔光顾者为主的。这些人的需求是没有人关注的。

做零售业都知道有一个80/20法则。80/20快马加鞭卖得多一点,可以达到80%的销售。到现在,如果我们的店和对手的区别在于顾客的区别,那么这个规则是不一样的。就是80/20/30。一般会达到80%的利润,底下30%的顾客的一半丧失掉。换句话说,在很多顾客的购物篮当中,在底中的30%有一半是低于店内的平均毛利的。做卖场,平均的毛利要达到1.5%。如果1千个顾客,这个毛利率可能是1.5%,可能是持平的,顾客百分之百会挑这个的。所以我们服务顾客的时候,采用的是80/20/30,降低价值的丧失。

有的时候顾客挑的是伪劣的商品,如果发现一个顾客篮里DM商品超过20%,那么说明他有能力购买,这类顾客容易多买促销商品。我们的目的是做倒三角形,虽然一百个顾客人很少,但是他贡献的和底部4千人贡献的销售额是一样的。我们在营销的时候,更主要关注他的需求,比如做排骨的促销,如果发现在店中买五花肉是客单价低的顾客买的,排骨肯定比五花肉贵。那么你要关注买排骨的客单价高的顾客。

比如店里有一万商品,他们只关注200件商品,这些敏感商品要挖掘出来。
 
数据挖掘一:把他们的小票提出来,做可信度分析,进行挖掘。这是一个后台处理工具。比如客单高的顾客会不会关心啤酒呢?买了啤酒之后会不会买尿布呢?会不会顾客买了啤酒就会买尿布呢?或者你的顾客买完啤酒之后,最可能去买尿布呢?这个例子什么用呢?如果我们去做的话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呢?通过几个实际数据的分析,中国人不会买啤酒和尿布的。在中国的话,客单价大于80%的顾客,牛奶不会买。顾客在买牛奶的同时30%会买尿布。而买啤酒的顾客,有1%的顾客去买尿布。买牛奶的顾客,同时有30%的顾客会买尿布的。我们要吸引顾客的购买,要找出他们的关注点。比如黄瓜便宜不便宜,很多的阿婆都关心这个。那个关心腊肉。每个顾客关心的焦点只有十个八个商品,他选择进哪个店,是因为这十个八个产品在那个店有更好的价格。做会员卡管理为什么说会亏本呢?因为没有找出来买完黄瓜之后知道他还会买什么。如果你没有办法使买完啤酒的顾客之后买尿布,毛利市场就是亏的。买牛奶又买尿布之后,最好有自己品牌的尿布。一个是赚钱了,一个是吸引顾客了。在欧洲促销是组合的。分析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三步的工作步骤:

第一步骤,我们找出每个顾客关心的商品是什么?如不要给养猫的顾客促销狗粮。这样就可以分析购物篮就知道了。问题:我怎么知道人家养猫,还是养狗?我没有会员卡。

第二步是找出他所关心的商品的关连购买是什么?

第三步是分析完之后,怎么用啊?不是让我在牛奶旁边摆尿布的堆头吧?这是一个被动的情况。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数据来说明,不是靠堆头,而是顾客买完单以后,买了一瓶牛奶,你说:我们可以送他一个礼物,一周后有效。一周以后,他不仅要买牛奶,还想买尿布,会有一个促销的形式。如果你买尿布,你所需要的牛奶我会提供给你。或者你不买了,但是有一个优惠价给他。把30%的购买变成60%的购买。让买单的顾客下一周回来有一个优惠,不是当时优惠,因为有的顾客开完单之后就扔了,我们的堆头也不知道一周之后买什么东西。一周之内换一个优惠,我们就会把顾客圈住了。我们在一些服装店做了一些调查,但是很难留住这些好顾客的。我们的目的是顾客在下次买单的时候可以找到他的需求点。比如买牛奶的人,一天知道有500人买牛奶。告诉这些人,一周内回来,可以凭小票有优惠。这个时候有自主品牌的,可以按原价促销多少钱。如果没有东西,可以找厂家要。这些东西看不见,因为不是反映在DM上的,是反映在系统上的。再比如客单价大于80%,毛利率大于25%的顾客。比如做可口可乐的促销,发现这个顾客购物篮里买的最多的globrand.com东西是可口可乐。从可口可乐拿到这个促销,同时告诉这个顾客可以同时买红茶。对手不知道的,只是针对特定的顾客群的,针对高端顾客群,让他培养喝红茶的习惯,这个东西本身顾客就会买。在这个企业当中,客单价大于 80%,毛利率25%,可以让这些顾客每周都在变换。还有一个防伪问题,要告诉他这个小票是难以复制的。

购物篮管理:结果评估。可能你是针对客单价是高于80%的顾客群,有可能是针对买可口可乐的顾客群的。我们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做出来的。通过这种方式,在促销后发挥作用时,出来一些数据,是下滑还是上升了,每个客户每天都知道一些相关的信息。可能你买这个东西,也可能不买这个东西,但是关连商品同时可以促销。本身先给一个促销权,别的地方没有,基本上顾客都会购买。

西方的这种购买方式和可以使小企业发展的原因。你的量可能没有大的企业大,但是这些货是针对购物者的。即使是枪也会比大炮的效率大。我们是为使高端的顾客增加,不是越卖越便宜,越卖毛利越低。

我们对很多的企业做了一些实际的了解和访谈。杨德宏也提到这个情况,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里讲,能够剩下来的就是好的。无论以前的恐龙多么庞大,今天只要能剩下来就是很强大的。原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说:我们只有两个方法赢得竞争,一是比对手更快更难的读懂顾客;第二比对手更快的把读懂顾客,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大家觉得这样的能力可能有点效果。如何有效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如何有效提审客单价和毛利率?如何有效从厂商得到更多的资源的费用?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希望管理客户的工具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下一个零售王国。
阅读数:944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刘文烽简介
    刘文烽:中国海归连锁顾问第一人,留英连锁经营专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连锁经营技术标委会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 历任国际连锁企业高管和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海外连锁创新实地研究经历,英国萨里大学零售管理学硕士毕业;“1+1模式”倡导者(高赢利门店+低成本复制=打造你的连锁帝国),“顾客树管理”领军人物(会员创新—锁住那颗心),“品类管理、客类管理”的中国实践和推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