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亨达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
 
我的名片
日历
<<  2025年4月  >>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37433
文章数:14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用一生的信念和力量做被人人需求的品牌 (2009/8/29 10:12:13)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30年前,很多人看不起马路上修鞋、开眼镜店的温州人,产品和服务都不体面,也谈不上竞争力。30年后,我们再来寻找当初的鞋匠、眼镜店小老板,他们的身影早已“消失”,如今他们有些人已成为鞋业集团的董事长、眼镜集团的大富豪,有些人也真正被岁月和市场无情地淘汰了。
    最近看到前惠普全球副总裁孙振耀的人生忠告,其中一句触动我很大: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做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想想自己25年前的家庭制鞋作坊,想起亨达现在有近4000员工在为百姓的脚“服务”,我对孙振耀血泪般的忠告刻骨铭心,充满感激。是的,当你认真对待你的选择,并执着地为之付出一生时,人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你的人生也就充满了被别人需要的价值。
    大前研一是最受我尊敬的战略家之一,他的从业经历和商业智慧常常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大前研一给那些期望成为专家的人首先开出的,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不是谋生手段和技巧,而是一种面对上帝的誓约。大前研一引为范本的专家概念,是医学界名闻遐迩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个誓言不长,有多种版本,大前研一引用的版本如下:1.允许我行医,我要终生奉行人道主义。2.向恩师表达尊敬与感谢之意。3.在行医过程中严守良心与尊严。4.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5.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6.保持医学界的名誉与宝贵的传统。7.把同事视为兄弟;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8.从受孕之始,即把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之物来尊重。9.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在运用自己的知识时也不会违背人道主义。拿到鞋业来说,为什么全世界都有耐克的身影?为什么亨达还做得远远不够?不是专业程度不够,也不是人才不够,更不是机械设备和市场渠道不够,我觉得是对专业的创新理解、对市场的持续沟通不够,我们很多人还缺乏更深层次的对商业本真和顾客需求的纵深挖掘和探索。
    当今的社会早已是“专家时代”,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专家。正如大前研一所说,专家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激励每个人向更高层次挺进的升压器,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规矩。如果你以为大学教育、学位训练就能培养出专家来,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做鞋也是如此,我们在鞋市里已穿行了25年,我越来越认识到,用一生的信念和力量做被人人需求的鞋匠和品牌是多么伟大和骄傲。这个世界缺少的正是可持续称得上专注主义的制鞋专家。“仅仅把专家理解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白领,就玷污了专家这个称号”,大前研一告诫我们:操纵华尔街的所谓金融家,歪曲事实的所谓律师,欺骗顾客的所谓globrand.com企业家,制作假账的所谓会计师,虽然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大学教育,也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甚至在相关技能上会大大超过常人,但他们缺乏专家的基本素养,不配“专家”称号——就像被脚踩过的米粒,捡起来也不能吃。
    从鞋业本身和企业经营角度看,要想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鞋业专家,首要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做到顾客至上,就像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生做到病人至上一样,像耐克不断唤醒新的市场需求一样。一流品牌不是为自己谋利,也不是去建立公司至上的信念,而是找准、找到自己的顾客,发誓为他们作出贡献、奉献一生。我心目中的鞋业专家不应只是对公司对自己有用的人,而是对顾客有用的人,这就要求专家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以能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为标准,而不是以自我满足为标准,要不断进取,不断挑战旧我,用好奇心和怀疑推进变革,为社会和顾客创造价值。
    当前,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鞋业行业的变革,过去鞋企依靠人口红利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单纯追求利润回报,忽略系统能力构建的粗放式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构建全新的价值型企业成长模式,市场也在呼唤真正的鞋业专家品牌出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和出口国,近几年,中国每年生产各种鞋超过100亿双,占全球制鞋总量的60%多,是世界最大的鞋类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出口国。2006年,中国鞋类出口达76.5亿双,出口总值为218.1亿美元,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3%以上。
    成绩固然斐然,但我们并不轻松,我们的出口单价还很低(2006年为2.85美元/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廉价制造”的标签还没有去除,中国鞋业未来的路仍然充满坎坷。不能总是眼睛向外看,盯着出口,我们也要收回目光看看我们自己的家园。国外鞋业品牌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已经呈现新的趋势,一方面他们在寻找更多的专业鞋厂代工;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依靠输出品牌抢占中低端市场;还有,金融危机下的鞋业市场本土化战略,外资品牌业已轻车熟路,特别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鞋业品牌、企业间的并购、参股、重组等活动开始频繁。即便如此,我仍然充满信心地告诉自己和员工,越是市场需求放缓、越是市场竞争激烈、越是高手云集的时候,越是专家化产品、专业化品牌的机会。继续代工下去没有出路,盲目追求出口数量单纯依靠退税没有出路,中国本身就是最庞大的市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
    有人说,中国鞋业最缺乏的就是专家工厂、专家产品、专家品牌。因此,我希望中国鞋业同仁一起响应并坚持:
    1.做好鞋,创好牌,以技术进步和终生服务来满足于人类的“脚”的需求。
    2.向所有顾客表示尊敬与感谢。
    3.在人生与事业的经营过程中,永远严守良心、责任与尊严。
    4.永远以顾客“脚的健康与舒适”为第一要义。
    5.诚实经营,不恶性竞争,不牺牲环境资源,坚决捍卫中国鞋业声誉,全力提升产品品质,向卓越的中国制造迈进。
    6.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用一生的信念和力量做好一个负责任的被人人需求的鞋业品牌。
    这才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也是惟一的选择。
阅读数:823
评论数:0
博客主人的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