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里,丰田、本田、索尼、……这些闻名遐迩的日本品牌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召回事件,似乎暗涌着日本品牌日薄西山的预兆。
最近,松下召回事件,再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日本品牌身上。
令我颇感意外的是,我们不少的媒体及专家竟然从“日本制造”的危机中看见 “中国制造”的机会,甚至要张开怀抱迎接所谓“中国制造”的时代。真是不知所谓。
“中国制造”对“日本制造”取而代之可以是理想,但远非当下即可兑现。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种“因为……所以…..”的因果逻辑关系并不成立。况且,日本制造远没有颓败到中国制造之后。
我们一味要超越日本,领袖亚洲,比肩欧美,却往往陷入“他人之祸即是我之福”的逻辑里。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这十年,中国制造业整体提高很大,但并没有到达可以取代欧美日传统制造业巨擘的地步,我们一直是亦步亦趋,一直在寻找转型的契机与突破口。即便是这个过程,从目前来看,中国特色的市场似乎并没有提供中国制造业华丽而超速转身的土壤,相反,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要远比当年的欧美日企业艰难的多。
所以,一直以来,或推崇欧美,或以日本为师的中国制造业,依然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从别人的危机中看见自己风险,以前事为师,才能够得以突破,而非仰赖旁人的失足。
回看日本企业。诸如本田这样的企业,它亦并非从一开始就胸怀全球市场,多是从低级市场开始做起,不断积累技术与管理经验,逐渐向更高一级的市场发展。在低级市场蓄满竞争力之后,才开始向中、高级市场渗透,逐渐把企业目标市场扩大到全球市场。这个逐级发展过程,经历了规模经济到品牌经济的各个时期的阵痛与磨砺,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有许多经济学者或者企业家认为,今日之中国经济就是当年之日本和我们以日本企业为师的原因所在。所以,当下之日本企业,如丰田、索尼、松下等可以追溯到以生产技术为发展重点的企业品牌,如今代表着日本制造业的最高标准,并不是说它们倒下就意味着日本制造业的优势分崩离析,而是二战后至今,这些日本标杆企业给整个日本制造业树立的品质精神依然根深蒂固,这足以保证它们应对召回危机或者其它技术性危机,并迅速恢复到精工制造的领先地位。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制造业尚缺乏的。
即便是,刚刚过去的丰田召回事件,貌似源自技术性故障而导致的召回事件危机,其实更像是美国玩的一场政治“阴谋”。丰田章男也许还没有习惯面对美国国会,但很显然,丰田汽车已然适应了美国市场。当福特等美系汽车借助国家力量PK丰田时,亦足见丰田的实力。所以,别轻言日本制造没落。
更何况,很多时候,召回是基于法律规则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是自救而非自戕。有一点,想必我们都注意到了,就是日本企业召回产品的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往往不是中国。以低标准低技术进入中国的日本制造,在中国的召回事件远少于在欧美高标准高技术的日本制造产品,个中缘由,不需要过多揣摩。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日本制造业还是很藐视中国制造业。
在目前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想要“技术性”击倒日本制造业远非易事,至少,我们的企业还没有这样的功力。这个世界上目前恐怕只有两种力量可以做到,一是毁灭性的金融力量(资本并购或者金融危机);二是国家力量(日本本国)。
日本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品牌双生”。我们无法去考证是国家使然还是发展巧合,但看得见的事实是,这种双胞胎品牌战略,不但令日本企业品牌互为支撑共同进步,更抵消了他国企业品牌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所谓“品牌双生”即日本很少只有一个企业品牌在产业中一枝独秀,而是大部分维持双雄共存的局面,旗鼓相当。比如索尼与松下,丰田与本田,佳能与尼康。尽管这些品牌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业务扩张,业务重叠的对象可能是三个甚至四个品牌,但第一业务始终保持着双生和谐的格局。
想想看,中国有多少行业能够这样的局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似乎一直遵循“不紧不慢”的发展战略,尽管可能因此错过极速扩张的机会,但也不至于遭遇“一时天上,瞬间地狱”的悲喜剧。这并非简单的“谨慎与保守”,而是产业与企业共同发展多年对业务脉络的成熟把控与品牌发展简化战略的娴熟运用。一个能够佐证的市场现象是,日本产品很少大幅度降价,避免及减少价格降低这样的市场恶性竞争策略,不但维持了日本品牌的一贯性,也支撑了日本产品在制造研发上的不断投入。所以,中国企业资本出海或兼并美国企业,或收购英国品牌,却很少能够染指日本品牌。
无论是在生产技术,流程管理,体系创新还是品牌运营方面,日本企业依然比中国企业更有优势。各个方面共同支撑了日本企业的今天和未来,看起来有些频繁的召回事件在某种环境语境下,对日本企业的口碑与形象确实有一定的损害,但还没有严重到可以将日本企业几十年来的积攒毁于一旦的境地。
再看中国制造业。如前文所说,转型依然是漫长的过程。不可否认,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生产技术研发,管理运营体系等方面或有创新或有借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扭转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商业链条中的末位境地,甚至是,通过价格反映的产品价值这种上涨的动力并非来自技术与产品本身优势,而是劳动力成本等社会因素的催化。
我尚记得,早前由国家部委牵头打造的中国制造业形象宣传片在海内外播放时,媒体与网民的热闹景象。如今,听说形象片2也不日要全球播映。是的,中国制造已经融入了世界,甚至无处不在,这令我们在看到宣传片时,充满骄傲。所以悖论又来了,既然广告片时刻流露着一种无处不在的骄傲,传递着不可或缺的自豪,那么,何必纠缠取而代之日本制造业之于全球的地位?
两者目前根本无太多可比之处。我们做了塔基,即便上一层石块塌了,我们还是塔基,并无二样,更何况,它只是缝隙里掉了些沙土。
有目标,绝对是必须。中国制造业,中国企业要做的还很多,要面对的困难也会很多。进步不是以对手的倒退为标准,而是对手的进步,自己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