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体育用品行业也传来了消极的信息。
今年3月,世界体育用品霸主耐克关闭了唯一在华自有的太仓工厂,随后减少了给代工企业的订单(甚至终止了向数家合同工厂下单),并表示今年6月至11月订单金额为78亿美元,同比减少12%;世界第二的阿迪达斯继被报出“10亿库存”之后,又发布了灰暗的财报,其上半年销售收入下降2%为50.3亿欧元,利润同比下降95%至1300万欧元;今年7月,美津浓出于“提高坪效,把无效或坪效过低的店铺淘汰”的调整策略,关闭了200家在华门店……
与国际品牌上半年的“疲惫”态势,本土运动品牌代表安踏、李宁却气势如虹。
8月中旬安踏率先发布09年中报,上半年营业额达28.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突破人民币6亿,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1.5%、21.%;8月26日,李宁发布了漂亮的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32.4%至40.52亿元,净利润增长41.6%至4.73亿元。
在本土运动品牌靓丽无限的半年报背后,是一系列精彩的市场攻略,表面上热闹无比,内里却各有不同的策略。
安踏:聚焦中国核心市场
上半年安踏公司的一系列冲锋,最为经典的战役是:“扬科维奇与郑洁”、“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FILA中国”,纷繁的背后,显示出安踏公司聚焦中国核心市场的战略。
安踏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签约了世界第一的扬科维奇与“中国传奇女子网球员”郑洁。签约知名运动员,本为运动品牌的常规推广手法。难得的是,安踏签约了网球领域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共同提升安踏的品牌。签约扬科维奇与中国运动品牌签约NBA球星的策略是类似的,借助于世界知名的运动员,提升和巩固“安踏”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与国际视野,当然对于打造国际知名度亦略有帮助;随后4月,安踏又赶忙签约了在中国网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郑洁,借助郑洁进一步巩固安踏在中国的影响力。
6月安踏耗资6亿元,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业界震动。投入重金的安踏,核心的权益是,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包括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11项国际大型运动会装备。中国体育代表团是中国体育营销的制高点,参与国际大型运动会竞赛,他们代表的是中国。而他们身上展现的安踏LOGO,将向中国乃至世界宣布——安踏代表中国,是中国体育用品的佼佼者。在11项运动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LOGO展示,传播“安踏”的同时,“代表中国”的背书,更是安踏希望得到的。借助这样大手笔的赞助,三年后“安踏”品牌得以进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这对于安踏是一个卓越的突破。
8月,安踏收购百丽旗下运动品牌“FILA中国”的所有权和运营权,涉资6亿港元。FILA是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运动品牌,在大陆、香港、澳门拥有其所有权与经营权之后,安踏将推出中高端的产品,丰富安踏的产品线,提升安踏体育在中国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李宁:二次国际化冲动与打造综合体育产业
今年7月,李宁宣布以1.65亿元,收购凯胜(Kason)品牌羽毛球拍、运动服装及运动配件等业务。凯胜创立于1991年,为内地羽毛球器材市场的三大品牌之一。此举不得不让人回想到,2007年11月李宁,以总价约3.05亿元收购上海红双喜股份57.5%股权。该公司拥有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其专业形象非常鲜明,是乒乓球器材领域的领先者。李宁通过收购“红双喜”和“凯胜”等领先品牌,成功介入乒乓球器材、羽毛球器材,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综合体育用品制造商,并在近年来快速增长的乒羽市场,占据有利位置。
今年8月,李宁高调宣布将全面布局东南亚市场,目前已在新加坡设立了公司,负责开拓东南亚市场。据称李宁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globrand.com国家开设最多达100家门店,以羽毛球运动为主要方向。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李宁公司开始准备开拓国际市场,并于99年开始了第一次国际化冲动,成立国际贸易部。然而03、04年左右,国际运动品牌在中国全面超越李宁,让李宁意识到“中国是最重要的国际市场”,意识到只有本土市场稳定,国际化才有意义。
10年之后,李宁强大多了,成熟多了,在它内心再次涌起国际化冲动的激情。上半年40.52亿营业收入、6809间店铺,为它的国际化奠定基础。虽然近年来,李宁频频受到晋江系运动品牌的挑战,但其仍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领先的国际化布局,也为它在将来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另外,李宁还表示未来还将逐步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开设业务。
今年6月在港上市的361度,去年11月以过亿的代价成为CCTV5服装指定供应商,该频道所有主持人及出镜记者都将穿着361度的服装——这是李宁在奥运期间阻击阿迪的经典手法,同期更以3.5亿巨资(据称)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特步2008年的销售收入约28.67亿元,同比增长110%,截至2008年底特步已拥有5532家门店,同时计划今年至少增开800家门店;不久前获得包括红杉中国、联想投资等注资的匹克,透露将开设千余家专卖店,巩固二三线市场的同时,亦把触角伸向了一线市场……
原载《中国纺织报》(10月22号),原题:《集体冲锋的策略路径——聚焦本土上市运动品牌“靓报”的突围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