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本人初来咋道,请多多指教!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31528
文章数:16
评论数: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李宁changing——李宁20年回首 (2010/7/12 8:59:42)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20年,一个婴儿或能出落成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20年,一家小公司或能成长为一家受人敬仰的企业。
当然,20年可以淘汰很多,亦能成就很多,或许我们该记住20年的风雨,但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雨后的彩虹。
脱胎健力宝的幸运事
20年前,也就是1991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成立,在李宁公司的大事记上,通常会这么写道,彼时,李宁是当时著名饮料健力宝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健力宝是笔者当时听到过的唯一一个饮料品牌,就在这一年,李经纬先生借“拉环有奖”的营销创意创造了健力宝10余亿人民币的销售神话。
20年过去了,20多年来健力宝命途多舛,波折颇多,而李宁公司却在2009年以83亿元的营收额,位列中国体育用品前列。
如果说健力宝不幸,那么李宁是幸运的。1994年李宁公司脱离国资身份的健力宝公司,成为私营企业,反观健力宝的股改之败,不得感叹李宁先生的远谋和先见之明,殊不知健力宝、科龙的股改引得多少企业家的嗟哆和叹惜。
用人的事
从品牌历史来讲,李宁并非中国最早的体育用品品牌,同样是运动员出身的黎伟权先生早在1986年就创立了康威体育(详见拙作:《三叹康威》),而格威特体育亦创立于1987年,更早的还有“梅花”、“回力”等国字号品牌。而今,李宁鲜红的LOGO依旧是年轻人身上的一道风景,而同年或早年的兄弟们却淡出人们的视线。
李宁的成功与用人关系甚大。1991年的某一天,李宁先生在朋友的引荐下,遇见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他就是陈义红先生,彼时陈义红是国营十佳运动鞋公司的跟单员,曾经做过北京前门鞋厂的销售科长。同期和陈义红先生加入李宁公司的还有原国营梅花服装厂和大华服装厂生产负责人。正是陈义红等人的加入,使得李宁公司在创业期就步入高速的成长时期。1996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达到6.7亿元。1997年~2001年,李宁公司似乎进入一个焦灼期,销售额一直无法突破10亿大关,而彼时,晋江军团出征的号角吹响了,安踏、特步们纷纷走出福建,将闽南的运动贩卖到大江南北,李宁坐不住了,起用财务出身的张志勇代替创业元老陈义红,在张志勇先生的代领下,李宁公司进入新的一轮高速成长期,2009年门店数达7000家之多,销售额高达83亿元。
熟悉李宁先生的人对李宁的评价都是:个性宽厚,性情敦实之人,与评价商人常有的精明二字似乎不沾边,但李宁先生在“对的时候,用了对的人”,这句话出自曾经李宁公司的员工之口,亦是对李宁先生很高的评价。
体育营销的事
当然,李宁公司的成功,与其早早建立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1991年,李宁公司成为北京亚运火炬传递活动的赞助商;1993年,李宁品牌成为七运会圣火采集和传递活动的专用装备;1994年,李宁公司成为第12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亚运装备独家赞助商……,如果一一列举,还要写很长,在李宁公司的成长历程中,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似乎成为李宁的一张王牌,伴随着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每一个脚印,李宁品牌亦名及各地,知名度与日俱增。值得一提的是,李宁公司的体育营销思路脱胎于健力宝公司的体育营销之道,1984年,健力宝成为中国赴洛杉矶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1987年,李经纬出资250万元,力压出资100万元的可口可乐,成为六运会的指定饮料,应该说李经纬先生一开中国体育营销之先河,而李宁公司在体育营销上发扬光大,稳步建立起李宁品牌的知名度,将李宁牌的知名度与其它品牌的知名度之间的距离迅速拉大。
多品牌这桩事
在欧美国家,以人名命名的企业,杰出者甚多,如戴尔,阿玛尼,范思哲,阿迪达斯,而在国内却廖廖可数,李宁是其中一个杰出者,不过李宁似乎并不满足于李宁牌,通过兼收并蓄,吸纳加创办了多个品牌,覆盖了运动器材,运动装备,户外运动,时尚运动等多个产品领域,这似乎与榕树相像,伸撑的枝丫欲各掌一片绿荫。
从表面上看,李宁的产品圈都与运动关联,如果做的成功了,就如您想买菜就上菜市场一样,想运动了就会想到李宁的产品,这看起来很美。但不妨从文化角度来看,其旗下的运动器材红双喜来自上海,其旗下的户外运动艾高来自法国,其旗下的时尚运动来自意大利,不同的产品功能,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想组合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这个本身就有很大的挑战性,从当前李宁的多品牌发展情况看,揉合多个品牌,形成大团队,产生集团军战斗力还为时尚早。
多品牌和多元化往往是大多数企业在膨胀期所经历的问题,对李宁公司而言,或许并无过早或过迟之言,不过从做大到做强的过程,甩掉赘肉,练出肌肉的过程本身就很痛苦。
渠道缝隙的事
李宁公司素以轻资产运营见长,即在品牌、生产、销售三者中,李宁只占品牌环节,其它环节,适当保留,最大限度外包,目前李宁在销售和生产的占比都低于15%,用李宁人自己的话说,这叫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轻资产并非李宁首创,亦引自国外公司的营运理念,这在企业创业初期,能让品牌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用少量的资本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但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渠道的风险较大,特别是渠道商过于集中和强势,将会形成挟渠道以令品牌的尴尬境地。某知名品牌曾在2004年前后,被某强势渠道商撂下代理权,抛在半道,从而导致该品牌在部分区域出现空白市场,被竞争对手占领渠道先机。目前国内体育用品的渠道商本身并不强势,但如果品牌对该渠道过于依赖时,渠道的风险就凸显出来了。
当前,渠道的事,当是李宁的大事。
换标的事
李宁换标,早在2010年年初的时候就风传甚沸,7月份终于尘埃落定了,但换标的传说却风传甚广。
有人说,李宁换标是为了消除标志与NK相似度,为其进军国际树立新形象,有人说李宁20年了,想做一些改变,来迎合新兴消费群体的口味。不管怎么说,标是换了,但与原标变化不大,李宁的官方解释说是取“人”字的变形体之意,笔者妄猜,李宁是刻意有所变化,但又恐变化太大,消费者无法接受,于是乎折中一下,稍有变化,又不至于消费者完全认不出来,但不料多数网民并不买账,似乎认定新版标志是老版标志的山寨版。看来,换标这件事,李宁的勇气和信心似乎不大够,变而未变,旧瓶新酒?
20年来,李宁从无到有,由小及大,仍至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杆,下一个20年,李宁又复如何?20年,不是终点,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从“一切皆有可能”到“Make The Change”,一切皆在Changing……,祝福李宁。
 
阅读数:863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