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小产圈房应该不应该
房价的无限泡沫,把很多人的目光移向了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从起步、发展,一直到今天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本身就是极大的尴尬和讽刺。其间,相关部门严苛的“清理整顿”之声从未断绝,但如何清理整顿,却从未有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跟进。
小产权房之所以在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前提下,还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泛滥,除了便宜的价格之外,远离闹市的周边环境恐怕也是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从根源上刹住建房造房的歪风,堵住乱占集体土地的“口子”,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也是从思想上对小产权房“刹车”的前提。
小产权房,一般而言是不能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所以所谓的房屋拥有者其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护。公民对自身所拥有的财物具有使用和支配权,房屋作为生活必需品,其拥有权我们一般称之为产权。但是,在产权之前冠以“小”字,恰恰揭示了其间的吊诡。小产权,一没法律依据,二无政策依据,一直以来饱受相关部门的诟病。此种在夹缝中“顽强”生存着的房屋黑户,之所以久禁不止,与购房者心存侥幸、建房者的心怀鬼胎以及监管部门对其实施打击形如隔靴搔痒有关。
面对久治不愈的小产权房歪风,唯有抓住源头根治和对已造成居住事实的“钉子户”这条非法利益链条上的两个重点环节并施以重拳,才有望从根本上彻底扭转小产权房泛滥之势。打击不法、惩治邪恶,“痒痒挠”的确不需要。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一样,重罚之下,任何钻政策空子和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更会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