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初来咋道,请多多指教!
我的个人资料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11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180798
文章数:283
评论数:7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老外眼中的高考 (2011/6/16 14:12:42)
因中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直接导致了高中生人数减少,今年中国有933万人参加高考,注册参加2011年高考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4万人,这是连续第三年考生人数减少。考生人数减少的趋势也许还会持续数年。
经过多年盲目扩招的冲动、做大做强的激情后,大学也该回归正常了,而考生的减少,意味着争夺生源的竞争更加激烈,较低的入学率将迫使各个大学改善教育项目的质量和结构。那些混日子的大学(Fashion jewelry),可要小心后果了。由于学生入学人数持续减少,中国的大学将面临财政压力。而海外媒体则是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高考进行了解读分析,并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观点。
因为德国人的批判精神和理性分析精神闻名世界,所以他们是从高考压制创新的角度看问题。教育制度将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创造力受到挤压。中国的教育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考试包括现在的高考都有标准答案。所以老师(silk flowers)、家长倾向于鼓励学生去牢记、去遵循标准答案,而不是鼓励你去质疑和批判。他们认为,对标准答案的刻板追求,对批判性思维的否定,造成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在毛泽东时代,一度以阶级出身、政治倾向、对党的忠诚度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上大学,所以高考还得考下去。现在很多人担心,如果没有高考,有钱人和高官的小孩会占尽优势。换句话说,只是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和地区不平衡,以及自主招生沦为权力的盛宴,高考的公平性大为下降。虽然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目前在中国社会也暂时找不出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wedding veil)。
爱尔兰的媒体从作弊角度谈高考。67日,《爱尔兰时报》的文章说,中国试图阻止高考作弊。文章认为,教育在中国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产业,而且,从哲学家孔子在唐朝(公元618年到907年)帮助确立通过考试遴选官员的制度以来,高考就竞争激烈。我们先不去管老外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多少。但是它把中国的教育称作产业,还是实事求是的,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之一,就是当做产业来经营。
言归正传,中国各地的学校都采取措施防作弊。在河南(artificial flowers manufacturers),不能戴表到考场,橡皮和尺子要严格检查,有些考场安装了金属探测器、手机信号屏蔽器和无线耳机探测器,可谓以高科技对高科技,毫不含糊,可谓科技的力量无所不在。如果这些人把作弊和防作弊的智慧用来做来正事,说不定,中国人早就获得诺贝尔奖了。
英国广播公司看到的则是今年高考录取率,称高考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高考曾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随着大学扩招以及民办大学的出现,高考已经不复当初那种惨烈之况。目前各大专院校担心的是该如何随着考生数量的逐年减少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官方提出“一年多考”的改革,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另一个呼声甚高的高考改革是流动人口子女的考试地点问题。目前的政策规定,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是城市大批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着就地参加高考的切实需要。
朱清时筹建的南科大未得到教育部批准,决定自主招生,该校录取的45名考生全部拒绝参加高考(aluminium case),成为今年高考引人注目的事件。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正在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极大地挑战了中国的高考制度。
或是梦魇,或是机遇;或是上升的关键点,或是悲怆的起跑线。高考改变命运的3天,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有特殊的感受。不管是对标准答案的刻板追求,还是打击作弊,又或是外地考生就地高考,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再者就是考生们与监考的亲身感受,都表现出了高考机制存在的问题。但改革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给出一个正确的处理方向和态度,是最主要的。
阅读数:997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