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实践者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121481
文章数:33
评论数:5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从蒙牛看乳品行业的后竞争时代 (2009/12/1 13:53:33)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很显然,自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制品行业便步入一个多事之秋,三鹿因“奶粉结石门”揭开了行业的黑幕,同时也令自己命丧黄泉,随后,一个个我们熟知的国内外品牌纷纷卷入漩涡,而中国乳业老大蒙牛更是“绯闻不断”,万言书事件、OMP事件都让蒙牛的品牌美誉度直线下降。直至2009年7月6日,中粮集团注资61亿港元,蒙牛才开始憧憬未来“国字号”的美好生活。
 
从目前看,中国乳品市场的“元气”已经恢复得八九不离十,2009年的上半年,乳品行业的工业产值已经止跌微增,消费者信心已经开始回归,这显然要拜国家相关部门强势整顿整改和广泛公布信息及知识所赐。虽然在销量上乳品行业正在不断转好,但是,市场消费结构目前仍未完全恢复,消费者仍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在平民百姓的心中仍留有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消费者心中的阴影除了需要时间来消除之外,乳品企业的营销公关显然也很重要。
 
在不久前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Netherlands)发布的全球乳业公司排名中,蒙牛以3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19位,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唯一入选企业。刚刚庆祝十周年生日的蒙牛,跑出了中国民营企业罕见的“火箭速度”,跑出了令业界震撼的发展路径,应该说,这是蒙牛出色的营销手段资源整合能力所获得的结果,但同时,业绩超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随时爆炸的“不定时炸弹”。无容置疑,随着伊利、蒙牛、光明的第一阵营稳固下来,大批二线品牌紧追不舍,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后竞争时代,分析蒙牛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中国乳品行业的成功经验和营销策略
 
过渡期应该低调务虚、高调务实
 
乳品行业的风波尚未完全消失,品牌较为弱势的乳品企业面临的挑战还会很多,在这两到三年的过渡期里,乳品企业一定要做到低调务虚、高调务实。
 
低调务虚指的是一些广告宣传、营销策略必须停止一切夸大、不实际的做法。一直以来,蒙牛就是以善于炒作概念来营销的,OMP风波就是很好的佐证。另外如“每一天、为明天”、“自然好牛奶”、“绿色生态草原、自然纯”等等之类的广告词都是务虚的做法,一方面表达的“境界”越高,观众看完之后就越觉得不可信、越脱离现实,现在网络信息这么透明,谁相信蒙牛所有的奶源基地都是纯天然、绿色有机的?另一方面,品牌文化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为做出来的,蒙牛“只为优质生活”,那肯定不应该用三聚氰胺毒奶来实现。所以务虚,只会让消费者感觉品牌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以此产生反感、抵触心灵也就自然而然了。
 
蒙牛在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途“出轨”,看似偶然,实为必然,这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所导致的,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看,是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出现了步调不一的情况,换句话来讲,就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在企业行为上,所以便会出现企业为了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做不该做的事情。
 
比如,蒙牛请咨询公司制作的企业文化手册非常精美,这跟前几年牛根生在电视竞赛、选秀类节目中所说的话一样,精神境界非常之高,使得崇拜蒙牛和牛根生的粉丝群体不断壮大。但是,可惜的是这些理念并没有灌输到蒙牛每一个员工的心里,没有表现在每一个员工的执行上。所以,当业务目标和销量压力来临的时候,员工们就学会了不择手段。我相信牛根生肯定不允许自己的产品里面含有三聚氰胺,但这并不等于他的所有员工都这样做。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漂亮的口号上,而在于和企业行为高度联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谨的执行,以及至上而下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控制。
 
相反,在近日举办的蒙牛十周年庆典上,蒙牛的低调和以“质量为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为质量作出贡献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在庆典晚会上受到了嘉奖,蒙牛也把2009年定为“质量提升年”和“管理提升年”,目前蒙牛已经合作或参股建设了九个“万头奶牛”牧场,“千头奶牛”牧场达到上百个,五大质量体系认证、九道检测工序、36个监控点、105项检测指标为每一包牛奶提供了保障,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说明蒙牛已经开始懂得“务实”,在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务实显然将是蒙牛的立业之本、二次创业的根基。
 
实际上,这与当年雀巢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做法一样,有效地整合产业链资源,耐心地建造自己的管理系统和质检流程,合理地激励奶农、奶站和质检员工,真正让企业的愿景实现落地开花,雀巢才有了今天世界乳制品行业霸主的地位。所以,急功近利、高调务虚显然不适合已经开始成熟的消费市场,对于受过大伤的乳品行业来说,未来的消费者期望看到的是更加务实的乳品企业。
 
情感营销攻心破局
 
在危机接连不断之后,牛根生“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的名言曾被网民揶揄为“小胜凭弱智、大胜靠缺德”。而蒙牛所一直宣称的“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以及“百事德为先,万事诚为本”、“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等等口号都犹如刺向自己的“双刃剑”,在三聚氰胺等事件globrand.com爆发的时候,红得发紫的蒙牛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因为当消费者发现自己一直追捧的品牌原来也是表里不一的时候,愤慨之情自然犹如久积的火山熔浆,这还真印证了牛根生开会必讲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特点是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蒙牛这只不飞寻常路的中国乳业“出头鸟”,在危机面前自然更容易遭到枪击棒打。
 
一直以来,中国的乳品企业大多都是为了销量而营销,而不是为了“人心”而营销,蒙牛的OMP事件、施恩的“假洋鬼子”风波等都是最好的例子,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高销量而做产品策划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把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和健康安全考虑在内,那么则很容易出现信任危机,而企业一旦伤了消费者的心,要想重建信用就很难。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三元,本来面对的是历史最佳机遇,只可惜整合三鹿的资源之后并没有拿出让人称赞的成绩单。据200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三元主营的乳品业务利润仅有一百余万,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0%,但营业收入增长却只有73%,相比之下,三元与光明的行业第三名仍存在不少差距,应该说,三元并没有借助情感营销来做文章,收购三鹿之后并没有大的营销规划,仅仅靠几则电视广告显然是不行的,短期内要向撼动蒙牛、伊利和光明的前三甲位置看来是不可能的任务。
 
实际上,情感营销是最能提升品牌形象和销量的手段之一,王老吉汶川地震之后捐款一个亿,并用网络病毒营销创造了卖断货的奇迹,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迅速树立和稳固,这和借助事件大打情感牌不无关系。同样的,之前蒙牛可以借助“航天员专用奶”的概念感动“天”,但现在却不能用适当的手法去感动“地”,不得不说,在危机面前我们的很多企业想到的是如何去辩解和否认,而不是用感人的手法去感化消费者,危机出现于市场就必须在市场中解决,消费者才是真正需要公关的对象。只有取得消费者原谅和情感上的认同,才是治本的行为。
 
另外,任何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都不能脱离了市场消费者而存在,产品最终的检验者不是企业内部冷冰冰的高档仪器,而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而这不仅仅是检验产品的质量,还有品牌的口碑、企业形象甚至是企业的文化。所以,乳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厢情愿、闭门造车,必须有效地利用社会化网络媒体,如社区论坛、即时通讯软件、个人博客、意见领袖等等与消费者产生良性的互动,并使之自发地传播正面口碑,这才是未来乳品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结语
 
无论如何,蒙牛仍然是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乳品行业的领导者,牛根生依然是卓越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只是我们必须懂得从蒙牛的发展奇迹中汲取精华、去除糟粕,从而让自己更快更好地发展。
阅读数:1877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林岳简介
    林岳,海归学者,多年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实践者,对营销、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有深层、独特的见解,致力于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成长,高度关注民企国际化和外企本土化,“实效型管理咨询”的提倡者。现任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曾服务过50多家中小型家族企业,举办多场专题培训和沙龙。现为多家热门媒体特约专栏作家,作品被广泛引用、转载。多次接受热门行业媒体采访,文章、观点均引起较大共鸣和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