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所社区大学发表演讲十次提到中国,他列举中国在科研、工人教育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领先于美国的种种成就,并以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作比喻,称美国人正迎来新的“卫星时刻”。
奥巴马说,“残酷的现实是,在未来的竞争中美国有落后的危险。”他又说,中国拥有世界最快的火车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电脑,中国公司最近开设了由美国公司承建的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太阳能研发基地。
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确实“忧国忧民”,他的确不仅感受到了中国快速增长对美国形成的竞争压力(中国GDP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而奥巴马说,我绝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老二),而且他看得也比一般更为深入,他看到了科研与工人素质还有基础建设。但是,他看透了吗?我看未必。如果奥巴马能看得更透、更深入一些,或许他的压力跟忧患意识就会更强烈一些。
第一,中国有一个全球最大,但以往尚未完全成熟,且政府也欠缺足够政策经验把它潜力好好开发出来的内需市场。这个14亿人口作为基础规模的巨大市场,在收入分配获得逐步改善,及有关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需求,在市场与政府角色取得正确定位之后,势将给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增长提供难以估计的深厚潜力。并且,恐怕也只有像季辛格这样出色的战略家看到了中国这个类似黑洞一样的内需吸引力,将无可避免地影响到地区与全球跟中国之间的政经关系。
第二,奥巴马看到了中国的工人素质与科研投入,但未知他对于中国的“脑矿”货源有无充分的估计。过去30年中国取得了9.8%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靠得主要是中国劳动力在制造业领域上的相对优势--严格地说,真的主要是“劳力”,而不是“脑力”。中国的脑力素质,在全球70亿人口中,水平之优应该与犹太、日耳曼、印度人同列最高档次。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人才,约有三分之二不是中国人就是印度人(犹太人数量规模相对小,主要在华尔街)。在增大了教育及培训的投资之后,中国脑矿必将大量被开发出来,再加上随着中国整体发展环境的改善,也会有更多的海龟(海归)回流。这将是下一个30年,中国在仍可拥有的劳力优势之外,如虎添翼,更多增加的脑力优势。
第三,过去30年,中国得到9.8%的年均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公有制不断向市场民营体制转轨。很明显,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远远还没有完成,还有极大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潜在空间。不仅如此,由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社会及政治体制改革延申,虽然有更高的难度及挑战性,但也是应有之义。这样的形势与条件肯定是所有发达国家没有的。对中国而言,体制的改革每深化一部,经济的能量就多释放一分。这样的“优势”,中国至少还可以“享受”30年或更长。
第四,奥巴马“震撼”于中国的高铁产业的发展之速,他提到中国近几年修建的高铁早已超过美国过去数十年所建的高铁。2020年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将达到一万六千公里,超过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中国的高铁还要向亚洲其他国家延申,也就是所谓的“泛亚高铁网”。
奥巴马看到的又只是表层。中国的高铁现象的深层次解读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分是集权与威权,决策明快,执行有效率。四万个亿的拉动内需计划与高铁都是鲜明的例子。当然,国家资本主义有如双刃剑,有利有弊,操作时必须谨慎,趋利防弊。
怎么看中国的未来?最后,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一条,我称之为“论坛现象”:论坛之多,参与者之众,积极性之强,求知欲之渴,绝对是世所罕见。这些,恐怕也不是奥巴马看得到的。
转自:鳯凰博报--石齐平的博客 (本文刊载于最新一期《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