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講的是三種自然現象,又比喻的是為人處世的姿態,也是先輩留下的至理名言。大凡成功人士都說話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註意距離,這就是一種哲學思維,關鍵在把握一個度。只有中和恭謙,虛懷若谷者,才能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日積月累,不斷邁向心靈的理想王國。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有人網上掛帖:“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欲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這就是老子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法道自然。陰陽平衡,左右兼顧,便不會顧此失彼,劍走偏鋒,偏頗極端。“半智半愚半聖賢”,既是做人的思想觀念,也是社會實踐的方式方法。
人生不順心事,常十有八九,誰都可能碰到。假若你在現實中遇到了各種難題;假若生活欺騙了你,請不要灰心,不要忘記,首先你不要欺騙自己,選擇逃避。消極遁世,飲鴆止渴,不解決問題。要緊處你必須正確抉擇,找到合適的應急辦法,豁達隱忍中堅持下去。面對無關緊要的事件、場所,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真情去擁抱生活。半畝方塘一鑒開,思想源泉湧流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有進有退登舞臺。這好比世情練達的半半先生,行醫占蔔,號稱“半仙”,介乎於人神之間,上可縹緲升天,不食煙火;下則腳踏實地,共享天倫之樂,達到遊刃有余的超脫境界。
旅遊登山,半山亭畔正好歇腳,上則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下則曲徑通幽處,一步一景觀。文武之道,有張有弛,不亦說乎!記得長沙嶽麓山的半山亭,是望江天的絕佳景點。據當地人言,這裏原為半雲庵故址,古庵已湮沒不可考,相傳鼎盛時庵裏的燒火僧耳聞目染,唱出悟佛的半雲歌:“山半山庵號半雲,半廟半地半崎。半山芳草半山石,半壁青天半壁陰。半酒半詩堪避俗,半仙半佛如修心。半間房舍雲半分,半聽松聲半聽琴。”對一事物一景一地,半半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猶如霧裏看花,如影隨形,似是而非,給人一種朦朧美。正像明代詩人梅鼎祚所寫的看景詩:“半水半煙看柳,半風半雨催花;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仿佛一幅鋪開的山水畫,在雲霧繚繞的仙閣閨房中,走出剛剛揭開面紗的少女,邁著輕盈的碎步,且行且住間楚楚動人。誰又能說這其中不是隱喻著一種做人之道呢?!
最能體會遠古先哲中庸思想和道德狀態的還要數清代的李密庵,他的《半字歌》真成了人生箴言。“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裏乾坤寬展。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童仆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桑田,半想閻羅怎見?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矸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占半。”既是對自己平生的總結,又是勸世的形象經驗。如同常言:五指並攏握拳收臂,是為了更有力地出擊。半屈半就,迂回求全,舍末逐本,順其自然,這才是做人最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