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毒”倒了谁
说起来这次“中毒门”并非第一次,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应该更有危机公关经验。犹记得2009年,可口可乐被曝出雪碧汞中毒事件。当时,北京连续三个月发生两起喝雪碧中毒事件。而可口可乐公司当时发表声明称,其生产环节的质量监控没有问题,是在出厂之后流通环节发生的人为恶意添加事件。最后,根据调查,确系人为投毒事件。
那么,如果可口可乐的“中毒门”事件,倘若又是一起“雪碧汞中毒”事件,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又会是什么?其背后的黑手又是谁?正如刚刚所提到的,当有了这“雪碧汞中毒”事件,和农夫山泉及统一的“砷超标”闹剧,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有谁能够去安心地去享受消费饮料呢?在这样的语境之下,饮食都变成了一种赌博,你不赌还不行,赌了还不能输。你说谁能赌得起呢?
再看看可口可乐当下的举动,无疑伤害了消费者的情感。当然,这样的伤害无疑是双向的。当品牌不打算流淌太多道德的血液,当他们觉得对消费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的时候,消费者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是用脚投票了。数据显示,可口可乐“雪碧汞中毒”事件爆发后,雪碧2月1日至2月7日仅7天的销量便出现下滑,在整个碳酸饮料销售的占比,由之前的13.3%下滑为9.8%。而此次“中毒门”发生后,对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的销售产生的影响也可想而知。所以,擅长营销的可口可乐,是不是也该正儿八经地把消费者当一回事了。如果每一次“门”事件爆发之后,都只是想着一味撇清关系,这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也不是一个国际大品牌的作为。
李志起,著名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为200多家中国企业担任过品牌营销顾问。他在中国营销界提出的“品牌空间论”、“传播3.0”、“成长金字塔”模式和“红色智慧”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