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儿进国企”尴尬了谁
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子女稳定地生活,不需要太劳累太奔波,这样的想法本来无可厚非,也算得上为人父母平常不过的思维了。这一出苦情剧里,这位母亲扮演着一个天底下为人父母者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角色。只不过,这位母亲“入戏”太深了。这份爱对她的儿子来说,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以爱的名义试图去操控儿子的生活将自己想要的价值观强加在儿子的身上,是这出苦情剧的冲突所在。
这一对母子,一个坚持着自己对于职业与未来的选择,一个同样也在坚持着,希望儿子能够像其哥哥一样进入国企工作。可能这60后的母亲,必然是无法理解80后儿子对于未来的想法与选择。但是,如果单纯地就认为这只是两代人对于就业观念的冲突,或者就没有必要在坊间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了。
被异化的母爱,痛苦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这儿子。然而,在这一出苦情剧里。国企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公众眼里,国企明显成为了美好与幸福的代言词。至少,在这位系统内的母亲看来,决然是这样的角色。她目睹着自己的丈夫在国企里,自己的大儿子也在国企里,作为离这个体系最“亲近”的人,自然比“毫不知情”的公众更有发言权。在这位母亲看来,国企明显也是青年一代择业的理想选择。
而常常出现在报端的诸多“萝卜招聘”等潜规则,无疑也在印证了这一点,那就是面对待遇优厚的国企,公众们都恨不得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去。然而,这是这出母亲劝儿进国企的苦情剧,把国企招聘中的“潜规则”来了一次亮底。为什么母亲要三番四次跨省来劝儿进国企,对于他们家来说,想进国企就进国企?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因为父亲的关系,父亲是国企的人,所以大儿子也轻易进了国企,而这个同样作为国企子弟的小儿子,自然也会得到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母亲劝儿进国企,演的本来是关乎亲情的人间大爱剧场,却偏偏成了一出尴尬剧。国企的股东本是全民,可不知从何时开始,竟然成了一块块的“世袭地”?天下多少“儿子”想进国企,却苦于没有在国企的爹,这尴尬了谁?
李志起,著名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为200多家中国企业担任过品牌营销顾问。他在中国营销界提出的“品牌空间论”、“传播3.0”、“成长金字塔”模式和“红色智慧”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