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策划改变世界,品牌成就未来!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821781
文章数:1020
评论数:3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新媒体的本质就是社群 (2014/4/11 20:56:27)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2013年,罗振宇的自媒体平台《罗辑思维》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同时还展现吸金大法:4个月内两次招募付费会员,入账会员费近千万。媒体同行纷纷侧目,罗胖子却说这只是第一步。独家采访,请看这位前央视制片人口述他惊世骇俗的商业理念与构想:
 
      2013年12月21日,我们借《罗辑思维》一周岁生日开始第二次会员招募,一周内招到2万人。这意味着我们的商业实验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现在外界都看不懂我们到底想干什么,因为《罗辑思维》尝试的是未来十年的商业模式,跟工业社会的逻辑截然不同。主要是以下几点不一样。
 
        第一,工业社会的逻辑是规模化,做饮料就要做可口可乐,把一罐汽水卖到全世界,因为规模才能产生效能,这就是工业的基本规律。但未来商业的增长方式会出现变化。以日本的Hello Kitty为例,它不可能卖给所有人,只有特定年龄、特定文化的女孩才喜欢。但Hello Kitty不仅卖小猫,还卖授权给很多产品,这是一种内生型增长。有一个词叫范围经济,就是先划定范围,然后在范围内靠多品种实现增值,这个逻辑是工业社会所不理解的。
 
     《罗辑思维》的实质是基于互联网的社群。社群关键不在于有多少人,而在于影响力度有多大。李宇春粉丝会的核心会员并不多,但个个能为她出力;小米社区规模也不大,但能转化为购买力。如果我们现在放开招,招10万人没问题,但是我们不愿意,因为现在我们也在探索这个社团该怎么玩,如果玩不好,小群体的成本还低一点。
 
      我们从一开始就声明最多只招10万会员,很多人以为我们“自限其小”,其实这套玩法早就成型了。我们现在这个小组织只是一个火花塞,会员系统是气缸,火花塞点燃气缸再带动发动机和整个汽车,一辆汽车又可以带动整个交通系统,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影响力。
 
      我们玩的不是“粉丝经济”。李宇春的粉丝经济是针对粉丝卖碟、卖T恤、卖演唱会门票,挣粉丝的钱,而我们是和粉丝联合起来挣别人的钱。人家凑几千人玩团购,我凑10万人玩“团要”,上次向乐视要了10台大电视、20台电视盒子,最近又跟黄太吉要了10万份煎饼果子,一分钱不给,白拿。商家送完一回还求着我们再送一回,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营销。
 
      乐视跟我合作,得到四样东西:第一,曝光渠道,我的影响力范围达到100万人,能大大提高产品曝光度;第二,人格背书,这是罗胖子认可的产品,相当于给他们做阶段性的形象代言人;第三,慈善意义,支持《罗辑思维》相当于捐赠一个知识社区。更奇妙的是我们制造了稀缺性,传统的抽奖活动人人都有机会,现在我们明告诉你,你们没机会,谁让你们两百块钱没交呢。乐视送我们几万块钱的电视,一石四鸟,当然愿意了。一群人团结起来占其他人的便宜,这就是社群的逻辑。
 
第二,工业时代所有的协作都在组织内完成,而我们未来会跨组织边界协作。这有点像深圳的山寨机产业,联发科是一粒沙子,各种各样的手机制造商、配件制造商、营销商、服务商凝聚在它周围,共同构成一个产业生态圈,就形成了一颗珍珠。这个生态圈里除了联发科谁都不是主导者,但在全球市场上能干掉诺基亚。
 
      现在的产业通过互联网能轻松实现跨组织协作。例如传统媒体的记者写完稿要交给编辑审,而我们成立QQ审稿群,视频发布前一天发给粉丝挑错别字,省了雇校对的开支。我们要出书,就在群里招人帮忙画个海报,一下收到几百张,很多人做得非常好。即使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工业社会追求质量,但后工业时代会回到原始生态,不求质量,自由竞争,就像春天的池塘里黑压压全是蝌蚪,真正长成青蛙的没几个,能活下来就活下来,活不下来拉倒。对于我们的会员来说,帮我们画一张图没什么成本,能用就用,不用也没关系,至少能拿本书。所以质量不重要,大家玩得高兴就好。
 
      《罗辑思维》将来准备让会员生产各种各样的东西,卖给非会员。比如说今年我计划做“罗辑思维月饼”,先从会员中筹资500万,然后分工合作,有本事的人做项目负责人、财务总监、监督员,没本事有热情的人去养鸭子收集鸭蛋黄,另一拨人在全国各地找上好的莲蓉,再有一拨人到香港最好的月饼生产厂去烤制。我甚至可以做一款手工月饼,请会员里的美女在家烤。
 
      我的月饼接受品牌合作,企业可以定制我的月饼送给客户,因为我有格、有知名度。如果我这一单生意做得好,先给所有参与生产的会员发高薪,剩下盈利20%捐给公益机构,80%给股东分红。接下来我还可以做元宵、做粽子,什么都能做。
 
     假如这件事做成了,就说明企业不必追求长久,随聚随散,三个月结束,做完拉倒,分钱走人。这就是一种新模式。
 
第三点是产业和媒体的结合。
      我说过一句话,未来一切产业皆媒体,一切内容皆广告,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说法,其实他们没听懂这个道理。在工业社会,产业链和媒体链是分开的,比如杂志社负责生产内容,凝聚注意力,产业就在杂志上做广告,这是横向协作。未来媒体和产业链应当是一种纵向转换方式,产业链自建媒体,或者媒体自建产业链。
 
       潘石屹就是产业自建媒体的代表。他自己是名人,一说“潘石屹开发的楼盘”大家都知道,所以他现在已经不投放常规广告了。罗永浩则是锤子手机的代言人。2013年传统媒体广告普遍下滑,新媒体的广告也没多大增长,那广告费哪去了?其实就是因为人家自建媒体属性,不再需要无力的传统媒体来帮他们做营销。
小米不会投广告,罗永浩也不会投广告,苹果虽然投广告,但最主要的营销渠道还是靠自己。苹果公司从来不是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就是媒体公司。第一,它把手机设计的很好看;第二,它让全世界的人帮它做内容;第三,它把发布会做得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公布前严格保密,一年发布两次,典型的电影业手法。工业社会的人看不懂,觉得苹果属于制造业,其实它从来不制造。
 
      我们也不会投广告,我们靠的是社群内的信任,口碑效应。罗辑思维有媒体属性,被同一个媒体吸引的人至少有某一方面气质是类似的,降低了信任成本;此外,我们收200块钱会员费,这就是个门槛。200块钱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一个随手扔掉的数字,肯出这笔钱的人至少对知识性的内容有一定的鉴赏度,而且愿意分享。
 
      我不信任品牌,媒体捧出来的品牌毫无意义,但是我信任朋友的推荐。比如我想约朋友吃饭,我不会看餐馆的广告,也不会相信大众点评上那些刷出来的评论,我会打个电话给我信得过的人请他推荐。推荐和信任将构成未来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因为交流的成本越来越低。
 
      我认为现在这个工业社会在未来十年内就会全面终结,只不过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种摧毁性的力量正在地平面上崛起。未来的竞争不是同行竞争,而是跨界混搭穿越竞争。为什么小米毛利那么高?因为它把传统的包袱全扔下了,不需要渠道铺货、不需要给渠道商回款、不需要设维修网点,通过互联网把交易成本拉到最低。做了十几年手机的老牌企业看得目瞪口呆,就算雷军把所有道理讲给他们听,他们仍然看不懂,也学不会。
 
      我传媒大学的学妹马佳佳开成人用品店,我问她一个女孩子为什么搞这个?她说很简单啊,现在互联网思维摧毁传统世界,就是拣软柿子捏,哪个行业的人素质低就进哪个行业,一定能把他们抄底。她认为成人用品这个行业素质低,那就抄他们的底,因为我干什么你看都看不懂。我招会员,很多传统媒体人也看不懂,他们理解不了互联网新经济的逻辑。
 
     这个新经济的核心不是价值,是爱。传统社会衡量产品的价值,比如消费者喜欢你生产的电视机,就会希望你打折降价,最好白送,你挣多少钱跟他们无关,他们爱的是电视机,不是你。现在不一样,比如苹果粉不能容忍三星手机卖的比苹果贵,小米的粉丝也不在乎小米的质量到底好不好,如果罗永浩现在发布锤子手机必定会有很多人捧,因为他们对这个产品有参与感,希望这个产品成功,价值是次要的。过去大老板会主动捧梅兰芳这样的艺人,他们不在乎实际利益,就希望艺人成功,他可以说梅兰芳是我捧出来的,《霸王别姬》里葛优演的袁四爷就是这样。未来财富和媒体的结合方式可能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也是摸着往前走,但我们清楚一点,就是新玩法跟旧玩法不一样,哪条路能成功,不知道,但传统世界是死定了。工业社会的思路是先标准化,再扩张规模,要生产一只手表先画图纸,严格按图纸来,就能够生产出走得一模一样准确的表。现在不同了,你把腾讯的东西全部画出来,还能再产生一个腾讯吗?不可能了,马化腾就是扒心扒肺跟你讲他怎么干,你也学不会。
 
     现在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各种因素随机组合,机遇、勤奋、忍耐、关系链,恰好配对了,一朵花就开了,此外没有任何标准能够确定谁成谁败。所以重复创业者反而吃香,因为他经历过反复失败,解除了很多不确定性。
 
        我认为,现在有几个因素容易组合出成功的配方。
 
第一是小,上一代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都是席卷宇内并吞天下的气势,但现在黄太吉这种小型创业反而更有优势,他只做点,不再试图做线和面,商业空间也很大。
 
第二是连接,连接是人类除了饮食男女之外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动力,所以你判断未来互联网的生意就看他是阻碍了连接还是促进了连接,谁阻碍连接就不得好死,谁促进了连接就将拥有一切。比如说Google Glass就一定是个好产品,因为它让人随时随地在线。三星出大屏幕手机,让连接变的更通畅,就有前途;出智能手表,屏幕变小了,相当于阻碍连接,所以一定没前途。马云怕微信也是这个道理,微信会吸掉一切。
 
第三点是通过连接形成社群。
     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一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可能是乌合之众,也可能做成大事,最重要的是干什么。《创业家》办黑马营就明确知道把这群人聚起来要干什么,比如做基金、做风投,甚至可能去做互联网金融。不能光把人聚一块就完了,是打麻将还是下象棋,取决于决策者。
 
      我认为大部分传统媒体必死无疑,但杂志相对而言还是有机会的。第一,杂志的规模一般都比报纸小,报纸又比电视台小,所以杂志是小而美;第二是杂志很容易成为一种同人性的组织,大家价值观类似,这样就非常容易向新媒体转型,而新媒体的本质就是社群。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去中介、去中心、去组织,未来每个人都会摆脱工业时代给我们固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自由联合,这里面的机会太大了。
阅读数:1096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汪成业简介
    首席顾问: 汪成业 先生,资深营销与品牌管理专家、海峡都市报品牌专家顾问、泉州市名牌研究会品牌专家、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福 建区(主席)、中国品牌总网(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企业品牌系统管理第一人、资深培训师与高级会计师、IMU 国际职业经理人、全国优秀 经、管理人才、泉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经过MBA工商管理中心及十多年中大型企业一线的实战,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并积累了丰富的营 销与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经验,帮助数十家传统企业成功升级转型并曾有过将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的经历。多次受政府、媒体与业界邀请参 加并作为各种营销、品牌管理及企业创新发展的专家评委及专题报告或主题演讲。 拥有一流的品牌诊断技术和营销系统及品牌管理资源的整合策划能力与实际推动能力。可为企业全面系统地提供有效的品牌诊断,市场 定位、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品牌定位,根据行业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企业确立营销与品牌发展模式,既具有极高的营销实战指导价值 ,又有丰富的实际市场带动、业务带动与品牌执行成效;能够将国际上先进的品牌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实际品牌运作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制定 企业运营与品牌管理的体制模式、机制体系、组织制度、品牌化系统与企业文化建设、内控制度、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 管理开发等方略;通过品牌整合器把环境、人、信息、流程、制度、价值文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导入公司品牌个性化管理,造就企业品牌生 命活力,摧化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打造百年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