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点击生活百态,记录时代声音,把握商业脉搏,品味人生真谛!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180272
文章数:109
评论数:100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创意营销,挠痒处还要点痛处 (2011/4/20 19:02:53)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有人统计过,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中,每个人每天平均接触到的商业广告不下1000,如此数量庞大的广告投入,一方面说明了广告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于我们营销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好多人都说现在营销很不好做,不管你怎么做,好像都很难吸引社会的目光,因为消费者现在对于广告的态度不像10年前那样可能以欣赏的目光看待,难怪春晚有那么多品牌要“大出血”做“植入广告”,但是观众越来越挑剔了,这样的行为也是动辄得咎,那么,我们营销人到底怎么样做创新营销呢?看看下面三个案例吧。
一、女大学生----想做评价不容易
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是时代的弄潮儿;女性,是发展与转型中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女大学生,作为这两个热门话题的结合体,自然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随便点开一个娱乐八卦网站,上面写女大学生的比比皆是,百度一些女大学生,居然有38,700,000篇记录。这中间,以女大学生卖淫、拜金、嫁富二代、被潜规则等信息最为普遍,好多人对于女大学生进行了很多的批判与指责,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我绝对不是否认女大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无限放大,也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破坏给人看。女大学生被社会当做一个悲剧进行传播上的放大。试想,一个普通的社会女性卖淫,做三陪女,在我们的思维里面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作为女大学生, 她们拥有社会上最有价值的财富----知识,拥有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青春,她们做三陪女,我们社会公众是很难理解的,也觉得可惜,这就像一个好端端的花瓶摔碎在自己面前,自己自然会给予关注。
二、凤姐----审美疲劳吗?
前些年选秀节目蔚然成风,这两年一些审丑的、冲击观众要求的、颠覆公众世界观的东西充斥着网络荧屏。观众的审美疲劳逐渐的升级,我们知道,美虽然没有客观的标准,但总是有一个限度的,各家电视台也好,其他媒体也罢,争美斗艳败下阵来,就开始了新的审丑策略,凤姐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了。
我们知道,社会上美女是很多的,但是在个体而言,十个里面九个人对于自己的身材、长相不满意,尤其是女孩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整形美容医院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大多数人的面貌就算是经过了一些整理,也很难与电视上那些选秀节目的主人公相比,可以这么说,看选秀节目虽然也很养眼,但是看完之后,很多人又自卑又失落。
但是看凤姐不同,看的时候虽然恶心,但是看完之后,你会有很大的自信,连这样的人都可以大红大紫,都可以上访谈节目,那我们这些社会大众不是很有潜力了吗?
三、《非诚勿扰》拜金女----说出你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我们社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期,转型期的意义就是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大家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态度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我们得遵守社会的价值规则,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心理面,自己又会出现一些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符合的思想,这种角色冲突之下,我们才会产生一些很矛盾的做法。
前一段时间,马诺由于在《非诚勿扰》中说了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而被网民成为“拜金女”。其实,这种思想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不能说很大一部分,也是不小的一个比例,之说以他的雷人语言产生了这么大的轰动效应,主要是她的话说出了一些坐在电视机前面想说这句话,有这种想法但是一直不敢说出来的那一部分人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显性的,是标准化的,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体系的个人,一部分是隐形的,是个性化的,遵从自己的意志以及利益的个人。
他的话,既挠到了社会的痒处,也点到了社会的痛处,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
阅读数:1978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高承远简介
    高承远:财经作家,新闻时评人,某大型4A广告公司高级策划人。甘肃白银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曾任某大型都市报记者,某电视台新闻编导。 他把写作和评论当做乐趣,把分析和观点当做生活,从小学开始每天写一篇日记,十多年的坚持仍在继续;他喜欢用理论解释实践,擅长用评论直指人心。上百篇新闻评论发表于:人民网、凤凰网、金融界、长江时评、华龙网、光明网、和讯网、观点中国、《白银日报》、《重庆晨报》等媒体;他熟稔宏观经济政策,深谙品牌传播之道。数十篇专业学术论文见诸:《中国经贸》、《管理学家》、《广告大观》、《现代营销》、《科技智囊》等专业学术期。他就是80后财经作家高承远,一个用感性文字写出理性思维,立志和文字相伴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