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服”遇到“微博”
李志起 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 www.lizhiqi.com
甚至有评论就认为,微博助力代表委员,是开通了更为便捷的“民意直通车”。
事实上,是否如此?当昔日的微服私访被当下看似时尚的微博取而代之,是否就意味着真正的与时俱进?本博对此,不敢苟同。心存疑问,需与各位看官分享。
疑问一:微博就等于100%的民意?
提到“网络问政”或者“网络议政”,或许大家都不会陌生。前几天咱们的温家宝总理就又一次上线与网友们进行交流了。这种开始在上层得到推崇的互动方式,自然也会得到广大代表们的青睐。眼看两会就要看了,眼看微博如火如荼,不来凑下热闹,似乎确实有点OUT。
而实际上,这短短的140个字的回复,就能够有很高的含金量?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本博真的不敢苟同。试想,当一个“喂”字、当蔡康永一个“小S放了一个屁”就能引发千百人疯狂关注和转摘的微博,是否能够代表民意,这个值得打个问号。
更何况,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玩微博,或者压根就没有条件上网,那么这部分人的民意,谁来代表?
疑问二:“微服”就表示跟不上潮流?
众所周知,两会代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如何代表?这就需要深入基层,听取民众心声。要开好两会,代表委员扎实履职,形式创新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形式上的创新,而忘记了根本,是不可取的。所以微服私访不能丢。
“两会微博”虽好,但不能代替平日的深入调查研究。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信息被稍加整理就被代表们当做作业,带进两会会场,会是什么样的讽刺?
如果这些代表们只是为了“交作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样的代表,有能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