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VS“高利贷倒爷”
又到上市公司中报粉墨登场的时候了。
2011年的中报,让人嗅出了更多别样的味道。据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上半年上市公司含有“委托贷款”字样的公告较去年同期增加32.3%。截至7月底,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对外委托贷款公告中,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到21.6%。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我们不得不相信,原来这一场全民放贷的狂潮当中,上市公司都渐渐唱起了主角了。有的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被评论为“做高利贷倒爷,掏空实体经济”。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为中小企业捏了一把汗。犹记得在之前,有媒体曾经报道过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步履维艰,甚至面临大规模倒闭关张的可能。再结合今天这个新闻,你说,当前的报道,岂会是骇人听闻?
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企业的竞争与其说是实力的PK,倒不如说是资源的肉搏!占有资源的上市公司,很明显在这场肉搏中更占优势,所以才会扮演起了债主的角色。虽然信贷紧缩给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不过上市公司的资金渠道更多。而且,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并不缺钱。由此,上市公司纷纷借助银行等机构搞起了委托贷款,年利率一般都达到了12%以上。高利息收入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甚至荒废了主业。
而融资无门的中小企业只有心不甘情不愿地当着苦逼的苦主。而这样关系的达成,却又像是个恶性循环,为的都是有一天,乾坤大挪移,角色大转换!
毫无疑问,这种现象是当前政策和环境的一种必然。尽管看起来很无奈。试想一下,如果政策根本支持制造业,搞主业都能挣到大钱,中小企业也没有什么大量资金缺口,即使有借起来轻松加愉快,上市公司,怎么可能将圈来的钱拿来去凑放高利贷的热闹?
然而,这似乎看起来是因为没有适合实体经济发展土壤而产生的经济乱象,却潜在着巨大的隐患,人们早晚要为这些乱象买单,而更可怕的是,钱却被少数人圈走了。干实体的人就像是案板上的肉,谁还愿来玩这破玩意?而对老百姓来说,这些贷款大部分流向了地产领域,当地产商们都不差钱,你说这房价又怎么可能降?咱们小老百姓等着降价的梦,岂不是一场空?
毋庸置疑,当上市公司都纷纷不务正业地做起了“高利贷倒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高利贷的多层级倒腾资金,将大大抬高社会融资成本。而作为承受畸高融资成本的都是贷款难、融资难的中小企业,将会被套上一个死结:贷不到款、融不到资是在等死,借到高利贷是在找死。反正,这两种死法,都不怎么好看!
李志起,著名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为200多家中国企业担任过品牌营销顾问。他在中国营销界提出的“品牌空间论”、“传播3.0”、“成长金字塔”模式和“红色智慧”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