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中国的地位绝不亚于《圣经》在西方的地位,5000年前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部书,包罗万象,百读不厌。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哲学理念与人文关怀,是我们民族的根本和思想的源动力。《论语》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只是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它还包含了许多文化最本初,最朴素的原理,当然也不乏现在比较热门的经济管理的思想。
一、《论语》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知道,19世纪,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他把人都当做经济人,讲求科学的、程式化的管理理念,这在当时无疑是拨云见日的,因为这种系统化的管理大大的提高了管理绩效,释放了劳动生产力,泰勒本人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但是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很快就凸显出来了,泰勒把人当做经济人而非社会人的假设的不合理性很快显现,经济人假设很快被社会人假设所代替,从此,人不再是依附于机器的会说话的工具,到了现代,人的价值充分得到体现,企业逐步认识到人对于管理的巨大影响。
在《论语》中,有着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厩焚,孔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回家,有人报告,马厩失火了,孔子问有没有人员伤亡,而没有问及马。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孔子并不是不重视马,这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论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孔子用人讲求德才兼备,知人善任,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是符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理念的,与5000后今天企业的用人原则如出一辙。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的前瞻性思维,这就是圣人的先知先觉。
另外,孔夫子在他的用人上十分强调中庸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强调的是一种过犹不及, 执两用中、权变损益的观点和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世的君子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