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策划改变世界,品牌成就未来!
 
我的名片
日历
我的最近文章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我的博客信息
总访问量:833566
文章数:1020
评论数:3
订阅我的博客:
我的文章
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 (2014/7/26 21:58:26)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案例】BAT“谋兵布阵”人才起底

虽然BAT三家企业的人才战略与高管结构各具特色,但是在选择人才方面,最近呈现出一个新的共同点。他们到底是如何“谋兵布阵”人才资产的?
 
“对公司优秀人才的盘点就是资产的盘点,你们公司有多少钱,实际上就是有多少人。”马云曾如此描述公司人才的重要性。
 
实际上,虽然BAT三家企业的人才战略与高管结构各具特色,但是在选择人才方面,更重要的是出于“是否适合自己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要求”,任仕达(中国)IT行业业务经理张晶晶发现,三家企业虽然各具特色,但最近体现出的一个相同的地方在于,原先业务领域都集中在中国或者华人圈,但现在都在对外扩张。
比如微信如今有上亿的海外用户,阿里巴巴也在更多拓展海外业务,百度的深度学习研究院主要人员甚至直接BASE在美国。随着业务的国际化和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BAT对海外顶级专家的需求也在增加,高管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
 
“BAT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有关。”张晶晶告诉记者,就在15年前,中国的IT企业还消化不了这样多的高端人才,那时相关专业的高校博士,要么毕业去了高校和研究所,要么进入外资研发机构。
如今BAT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他们自己设计产品,自己开发核心系统,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有旺盛的需求,并且随着用户量和业务量的膨胀,这些企业也都能给予这些人才足够的平台与施展空间。
 
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经是本土企业的天下,而在国内市场传统强势的外资软件业如今也被互联网冲击剧烈,BAT能给予高管人才的薪酬竞争力现在甚至比外资企业更强,所以外资企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管人员向BAT这样的互联网内资企业流动是大势所趋。
 
即便在争抢优秀大学毕业生这样的初级人才方面,BAT现在也能赢得更多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青睐。“与在外资企业不同,在BAT这样的内资互联网企业工作更有激情,能更多接触到业务核心,而不是外资公司拿到国内加工的‘边角料’。”张晶晶说。
 
BAT的“君子协议”?
梳理BAT公司的高管简历,记者注意到,虽然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三家互联网巨头高管们几乎没有在对方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与跨国大公司中高管相互跳槽和挖角不太相同。
 
其中的原因,在张晶晶看来,一方面是他们都被股权“金手铐”绑得很紧,其他企业要挖走他们的成本极高,同时,这些高管可能也会与公司签有“竞业禁止”协议;另一方面,三家企业都有各自鲜明的业务特色和文化,企业高管的成长已经融入了太多的文化烙印,高管们在所在企业多年,有了较强根基与资源调动能力,也能得到老板的高度授权,推进产品项目更容易取得成功。
 
当然,这三家企业高管离职的也不少,但他们往往不会选择去对方的公司,而是创业。张晶晶表示:“换一个类似规模的企业做类似的职位,对于他们来说缺乏挑战性,这些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金领’更倾向于选择做些不一样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也有企业不断通过“创造内部创业的形式来将一些优秀的人才保留在公司内部,避免成为公司的敌人”,上海一家软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潘丽达告诉记者。
 
相对而言,美国硅谷的一些科技企业,高管相互流动似乎很频繁。张晶晶说,一方面,国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加完善,流动也相对比较频繁,而国内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并不成熟;另一方面,相对国外成熟企业,国内BAT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需要高管更重视产品和服务,高管通常都有很强的业务属性。
 
虽然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外人看来非常成功,但是这些企业的危机感非常强,需要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管,否则在新的技术潮流面前很可能像诺基亚一样一夜之间被颠覆。如果研究BAT的高管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在产品、业务或者技术领域有非常深厚研究或实践的人才,而不是仅拥有MBA学位的职业经理人。
 
不过,张晶晶告诉记者,虽然在高管层面不是特别明显,但实际上BAT这三家企业相互间的人才流动也非常频繁,有的人甚至三家企业都呆过。“因为三家企业的平台规模都差不多,挑选人才的标准接近,各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相似”。
 
文化特色与“谋兵布阵”
埃森哲一项调查显示,高科技公司建立和培养的独特文化是硅谷成功的秘诀之一。软件即服务供应商 Workday公司首席战略信息官——史蒂文·约翰(Steven John)用海岛生物作比喻,“硅谷如同塔斯马尼亚岛或马达加斯加,这儿的生命形态与其他地方不同。”
 
BAT三家企业的高管人才的谋兵布阵,在张晶晶看来,也与企业文化与业务特色有很大关系。实际上BAT三家互联网巨头各具特点,业内常见的说法是“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比较清楚地表述了这三家企业业务特色的不同。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为人比较低调,被员工称为超级产品经理,对旗下很多产品项目都亲自过问,这也形成整个公司关注产品需求的氛围,以及相关的人才需求。从腾讯旗下的QQ,到后来的微信等产品,都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的产物,并且还在不断地迭代。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海归派,公司对不同文化的吸纳力和包容性更强,所以高管中有不少外部人才。此外,百度推崇狼性文化,注重结果导向,让所有员工都保持了一颗时刻学习的心。百度对技术极其关注,所以吸收了很多国际顶级技术人才,并且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储备,投入了很多前瞻性的技术研究。
 
阿里巴巴的马云则是精神领袖型的人物,业内也认为,阿里巴巴是所有互联网巨头中最喜欢给员工灌输价值观、营造企业文化的公司,同时也非常讲求执行力。无论从阿里巴巴的员工都有“花名”,还是从阿里巴巴创始人“十八罗汉”之称,都可以看出阿里的本土江湖文化特色,这在其业务中体现出更能把握本土用户需求的优势,也是其在国内市场战胜eBay和亚马逊的原因之一。
阅读数:1420
评论数:0

文章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品牌总网的观点或立场

·还没有评论!
共有0条记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0/0页 10条记录/页
发表评论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严禁恶意评论和垃圾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 码:   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汪成业简介
    首席顾问: 汪成业 先生,资深营销与品牌管理专家、海峡都市报品牌专家顾问、泉州市名牌研究会品牌专家、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福 建区(主席)、中国品牌总网(董事局主席)、被誉为企业品牌系统管理第一人、资深培训师与高级会计师、IMU 国际职业经理人、全国优秀 经、管理人才、泉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经过MBA工商管理中心及十多年中大型企业一线的实战,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并积累了丰富的营 销与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经验,帮助数十家传统企业成功升级转型并曾有过将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的经历。多次受政府、媒体与业界邀请参 加并作为各种营销、品牌管理及企业创新发展的专家评委及专题报告或主题演讲。 拥有一流的品牌诊断技术和营销系统及品牌管理资源的整合策划能力与实际推动能力。可为企业全面系统地提供有效的品牌诊断,市场 定位、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品牌定位,根据行业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企业确立营销与品牌发展模式,既具有极高的营销实战指导价值 ,又有丰富的实际市场带动、业务带动与品牌执行成效;能够将国际上先进的品牌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实际品牌运作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制定 企业运营与品牌管理的体制模式、机制体系、组织制度、品牌化系统与企业文化建设、内控制度、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 管理开发等方略;通过品牌整合器把环境、人、信息、流程、制度、价值文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导入公司品牌个性化管理,造就企业品牌生 命活力,摧化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打造百年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