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会真正对一个模式做出尽可能精确的分析,而不会将它与趋势或风潮进行对比,去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拥有诱人“概念”。他们更加实在。而中国的创业者通常没有这些想法
中国品牌商圈ID:ppsqwx
笪兴是新兴的社交网络“十年后”(10 years.me)的创始人,在这篇来稿中,这位90后创业者比较了硅谷与中国的投资人精神。在他看来,“硅谷会真正对一个模式做出尽可能精确的分析,而不会将它与趋势或风潮进行对比,去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拥有诱人的‘概念’。他们更加实在。而中国的创业者通常没有这些想法。拷贝到中国(Copy to China)的模式所有人都能看到,只要稍作修改与本地化工作即可,这是一个捷径。而投资人其实也更倾向于这类项目。”读毕此文,我突然发觉,也许90后创业者离硅谷更近一些。
初到硅谷,我首先看到的是温暖阳光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子和闲散漫步的学生们。回到四十年前,嬉皮士们在这儿游荡和欢闹,他们从旧金山出发,从斯坦福出发,跟随着垮掉一代的先辈,去美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寻找真实的自我。
差不多与此同时, 1971年开始,“硅谷”的名字出现于报章中,加州的一个角落聚集了越来越多抱有科技梦想的年轻人。这个科技梦想起始于斯坦福大学一个才华横溢的教授 Frederick Terman 。他看到,虽然加州有很多好的大学,但优秀的学生们毕业后,大多却选择到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在 Terman 的指导下,他的两个学生在一间车库里凭着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
惠普创始人与诞生地
在加州的慵懒阳光下,我在斯坦福的校园里和复旦时期的一些老朋友们见面,然后去参加学校里的一个创业讨论活动。激情涌动的年轻人们和我们讨论各种关于app的新点子,有的点子是让用户们每日交换心情,有的是让人们以更好的方式挑选对象,还有的是给企业的大数据存储和云服务,当然也有各种类型的图片分享应用。
他们讨论的是谁又拿到了 Y-Combinator (硅谷著名的孵化器)的 Offer,谁昨天又在街上认识了一个天使,谁的朋友的项目被 Facebook 收购了。这些年轻人来自意大利、爱沙尼亚、乌克兰、法国、英国,当然其中更多的是美国人。无论他们来自哪里,脑中都有一些疯狂的点子,并希望用这些点子去改变世界。
听起来很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法带着自己的点子在硅谷待到明年,也许一小部分人会在社交或路演中获得天使们的青睐,但是只有几个人会真正影响全世界,这些人将会带着全世界的瞩目在各个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更加重要的不是这个漏斗机制本身,而是每个在这里的年轻人,也许还不到20岁,也许已经30出头,都野心勃勃地相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能改变世界上的一些东西,并极富实干精神。
硅谷的人们随时相信自己能做到。就像90年代末苹果电脑的广告词说的那样:“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喻指了硅谷的精神。他们有这种勇气与自信,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一直在改变世界。这儿发生的一切,每次都会像龙卷风一样传到世界各地。在中国、印度、罗马尼亚、希腊、非洲,硅谷的科技浪潮已经和好莱坞、可口可乐齐名。(来源:吴晓波频道)